首頁>要聞 要聞
人民日報談如何擯除干不如站的"洗碗效應"
原標題:為政何懼“洗碗效應”(人民論壇)
經(jīng)常洗碗的人難免偶爾失手將碗打破,自責之余,旁邊不干活的人也不依不饒:“怎么這么不小心?”干半天活卻因為小失誤落埋怨、受責備,有人把它歸結(jié)為“洗碗效應”。
有位縣級領(lǐng)導干部,思想解放、敢闖敢干,一身正氣、敢于碰硬,但因為工作中有些失誤,每逢提拔推薦時都有不少反對票,最終被安排到一個“近乎養(yǎng)老”的部門打發(fā)時光。而另一位干部,本職工作不管不問,見人嘻嘻哈哈極盡客套,結(jié)果推薦時“票數(shù)很高”,很快得到提拔重用。好漢費力不討好,懶漢討好不費力,倘若放任這種現(xiàn)象,則“明哲保身,但求無過”“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者就會越來越多,任勞任怨的“洗碗者”則會越來越少。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古代就有“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二卵棄干城之將”的說法。今天,我們推進改革發(fā)展各項工作,即便再怎么小心細致,也難免“磕碗碰盤”。干部的工作閃失只要不是為個人謀私,只要不是犯了原則性、法紀性錯誤,就應該予以諒解。問題在于,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一旦出現(xiàn)工作失誤,不僅會被不干事者嘲諷,連仕途都可能受影響,可謂流汗又流淚。如何才能擯除這種干不如站、站不如唱的“洗碗效應”?
《論語》有言:“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奔釗P清乃治吏的第一要務,也是凈化官場風氣的關(guān)鍵。消除“洗碗效應”的干擾,首先就要打掉空言虛務、指手畫腳者的上升空間。應該理直氣壯地支持那些敢干事的干部,旗幟鮮明地鼓勵那些敢創(chuàng)新的干部,真心誠意地寬容那些有失誤的干部,使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干部有干頭、有甜頭、有奔頭,而不至于把心思消耗在后顧之憂上。在用人和考核制度上,也應清除那些專營關(guān)系的“老好人”、為官不為的“老滑頭”、混天度日的“老油條”的生存空間,營造積極健康的干部心態(tài)、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努力干成事的工作環(huán)境。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對于想干事又怕出錯的干部來說,應當懂得,鞠躬盡瘁干事業(yè)、爭著搶著拼奉獻、敢闖敢試去開拓,是為官者的尊嚴和價值所在。干部不干事,做官不擔當,和做泥菩薩有何區(qū)別?要干事創(chuàng)業(yè),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舍此就難以攻堅克難、披荊斬棘。因為害怕出錯而唯唯諾諾、謹言慎行,怎么可能干成事?長沙岳麓書院里有楹聯(lián)講,“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shù)”,說的就是要坦然面對毀譽得失。
蘇東坡一生中,當過的最大的官不過是翰林學士,但無論到哪里為官,即便被貶謫,他都竭力興利除弊、造福百姓:在杭州治“六井”、疏西湖,在黃州阻止百姓溺嬰,在惠州教種田,在海南辦教育。即便是在登州只當了5天的知守,他也寫奏折勸諫加強海防安全、廢止盤剝百姓的鹽政,成就“五日登州府,千年蘇公祠”的一段佳話。不懼風險,不計毀譽,不辭辛勞,不畏擔當,這就是蘇東坡的選擇。
魯迅先生曾寫過一篇《戰(zhàn)士和蒼蠅》的文章,其中講道:戰(zhàn)士死了,蒼蠅首先發(fā)現(xiàn)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營營地叫,以為比死了的戰(zhàn)士更英雄,然而,有缺點的戰(zhàn)士始終是戰(zhàn)士,再完美的蒼蠅也不過是蒼蠅。是做戰(zhàn)士還是做蒼蠅,干部心中應該有個清晰的答案。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01日 04 版)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干不如站的"洗碗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