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從灰姑娘穿水晶鞋跑不動談起
兩則趣聞,頗值得尋味。
其一,英國萊斯特大學一些學生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認為如果童話里灰姑娘穿著水晶鞋,很可能無法在午夜12點的時候從王子身邊逃走。通過計算水晶的承重能力和鞋子的受力情況,鞋后跟不能超過1.15厘米,否則鞋跟就會折斷。而無論是在童話書的插畫還是在電影里,灰姑娘的鞋跟看起來都不止這么矮。該研究報告發(fā)表在萊斯特大學《物理學專題雜志》上。
其二,日本京都一名大一學生高橋晃太郎著手研發(fā)“無聲吸管”,希望飲料快喝完時不會發(fā)出“嘶嘶”的聲響。在經(jīng)過不斷試驗后,大體上達到不發(fā)聲的效果。但高橋晃太郎表示將繼續(xù)研究,希望有一天可以在電影院里毫無顧忌地喝果汁。
上述兩個故事雖然互不關(guān)聯(lián),但有一點類似——都被認作“無用”的研究。很多人覺得水晶鞋是魔法變的,把精力放到虛幻的內(nèi)容無聊且可笑;有些人認為用吸管喝東西的體驗就是如此,為什么不去做更有意義的研究?
不過,看似僅僅浪費時間的研究,卻也折射了一種對于科學精神的追求。其實,法國文豪巴爾扎克就曾在另一個層面上質(zhì)疑過水晶鞋——他覺得《灰姑娘》可能在故事口耳相傳時混淆了兩個關(guān)鍵詞:在法語版本中“玻璃”很可能是同音詞“松鼠皮”的誤讀,不排除灰姑娘穿的是松鼠皮制成的鞋子。如此這般求真,不能說是絕無意義的。
很多看似“無用”的研究,未必真的無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亞伯拉罕·弗萊克斯納曾論述過“無用知識的有用性”。他認為,整個科學史可以證明,有益于人類的大多數(shù)偉大發(fā)現(xiàn),都是由滿足好奇心的愿望所推動的。誰能篤定地說改良吸管的技術(shù),不可能給生活其他方面帶來改變?很多人去日本購物,都會興致盎然地帶回些液體創(chuàng)可貼、衣物免洗噴霧等新奇物品,因為這些產(chǎn)品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烧l又想過,這些用品的研發(fā)是否也曾被視為“無聊”之人的“無用”之舉?
值得欣慰的是,這些研究者們并不孤獨。在英國,有人運用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對圣誕老人的飛行速度和年齡、對哈利·波特的貓頭鷹是否可以握住“光輪2000”飛天掃帚等開展了研究計算;在日本,高橋晃太郎的大學通過研究補助的方式,對他的“無聲吸管”創(chuàng)造給予鼓勵。
培育創(chuàng)新人才離不開求真和探索精神,也離不開社會的包容和支持。如何挖掘研究動力、減少科研浮躁,培養(yǎng)“好奇”精神,值得人們好好思考。未來世界是充滿無限可能的,而看似“無用”的很多研究,都在認知、實踐層面拓展著我們生活的寬度與廣度,給未來注入絢麗的色彩。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灰姑娘穿水晶鞋跑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