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誰在收藏中國
中國藝術(shù)國際展覽會舉辦的背景是日本占領(lǐng)了偽滿洲國(之前稱滿洲里),并隨時準備入侵中國。中國政府當局希望獲得國際同情,希望全世界欣賞中國藝術(shù)。因此,東西方對中國藝術(shù)的鑒賞力,得以破天荒首次肩并肩相互媲美。當然,其間也有一些嘟嘟囔囔的埋怨之聲。西方認為,中國并未拿出自己最好的繪畫,覺得外國專家沒有能力辨別好壞差別,因而將西方的獎學金項目推遲了幾十年。中國方面,尤其是清華大學的學者們則認為,外國人得到了挑選展品的權(quán)利,不能確保中方出借展品的安全,“不應該把重要、有價值的珍寶送到國外”,而且,“一旦藝術(shù)品被大英博物館征集,無論其價值如何,都不會允許它走出博物館的大門”。中國政府的迫切愿望并未受到反對之聲的影響。中華民國急于培養(yǎng)西方對自己的善意,為自己作為崛起強權(quán)的形象涂脂抹粉。1935年11月至1936年3月,人群蜂擁而至,觀眾總數(shù)(有記錄人次數(shù)為401768)打破了以往所有展覽的紀錄。當時,博物館組織重磅大展的風氣尚未形成,世界又深深陷入了蕭條。正是在那種時刻,中國藝術(shù)閃亮登場!
哈佛大學福格藝術(shù)博物館將兩幅壁畫殘片、該館所獲戰(zhàn)利品――那尊敦煌菩薩像,以及作為受邀演講人的蘭登?華爾納送往英國參加展覽會。1933年,美國最新的博物館――堪薩斯城的威廉姆?羅克希爾?納爾遜美術(shù)館剛剛開館。它將25件展品,包括該館著名藏品玉璧(參見彩色插圖3),以及該館的未來研究員之星――勞倫斯?史克曼送往倫敦。阿比?洛克菲勒從基奎特莊園運去了自己的唐代菩薩像。值得注意的是,波士頓美術(shù)博物館缺席了那次展覽會。該館大包大攬的捐助人、董事登曼?羅斯堅決反對出借藝術(shù)品藏品參加展覽。因此,美國的主要中國收藏并未在倫敦的展覽會現(xiàn)身。但是,那次展覽會最受觀眾歡迎的藏品是賓夕法尼亞大學所藏石刻“颯露紫”。那是該館兩件石雕中的一件,來自西安附近的唐太宗昭陵。
公元636年,唐太宗(廟號)下令為自己和皇后長孫氏建造陵墓,墓址選在都城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90公里處。昭陵的周長近60公里,或許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陵墓建于九?山上,太宗希望借以展示自己的王權(quán)。其建造者們也指望依靠山體預防盜掘。太宗題字碑刻書:“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
若干年后,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路過昭陵,他寫道:
陵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
再窺松柏路,還見五云飛。
昭陵的設計者據(jù)說是名揚天下的閻立德和閻立本兄弟,兄弟倆都是建筑師、畫家和宮廷官員。陵墓依山鑿石進入山體,設有五道石門;墓室兩廂列置石函,里面安放陪葬品。雖然太宗皇帝早就采取了預防措施,五代十國時期的節(jié)度使溫韜(約逝于公元926年)還是鉆進了陵墓,發(fā)現(xiàn)里面“見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鐘(繇)、王(羲之)筆跡,紙墨如新”。
在建筑設計上,昭陵復制了唐太宗在都城長安的住宅。它被分為三部分:皇城、內(nèi)城、外城,與長安城布局無異。陵墓建造用了十三年,包括最近統(tǒng)計的近200座附屬貴族、皇戚、在宮廷侍奉中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寵臣以及將軍們的陪葬墓。
在任期間,唐太宗制服了突厥人。突厥人前往長安,對唐王朝表示效忠。他們請求唐太宗擔任“天可汗”即“可汗的可汗”。太宗答道:“我是大唐王朝的天子,將獲天賜履行可汗職責?!蓖回嗜吮患{入了唐代帝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大唐帝國歡迎外國人――來自遙遠社會的商人、僧侶和百姓――前往自己的都城。大唐帝國還允許異邦首領(lǐng)死后葬于唐代皇陵,與中國人享受同等待遇,這也是獎賞、安慰少數(shù)民族的一項成功措施。在皇陵陪葬是一種榮譽,也確保了異邦對“天子”和“可汗的可汗”的忠誠。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誰在 收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