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古之“元旦”,非今之“元旦”
古時這一天,更歲交年都以它為首,其莊重感是其他節(jié)日不能比的。
今年已余額不足了,過兩天就是元旦,2016年正式結束,2017年正式開端。這種辭舊換新的過程總會給人帶來一些惶恐,好像時不我待,又好像還沒來得及完成年初的安排。好在有三天小長假能給人以適應的時間,休憩游玩中,歲時悄悄轉換。
元旦一詞在中國已經(jīng)有五千余年的生命,最早是出現(xiàn)在《晉書》中,“其實正朔元旦之春”。所謂“正朔”是指正月朔日,宋代《夢粱錄》中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一歲節(jié)序,以此為首”的記載?!肚G楚歲時節(jié)》中稱其為“三元之日”,“元”是開端的意思,三元是指“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即一年、一季、一月的開端,所以元旦在古時常被稱為“元日”。又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是“日出地時”,也就是“旦”,所以元旦也被稱做“三朝”、“歲朝”。歲朝這個名字雖不常用,但聽起來很有意境,歲華雖搖落,卻依然有暮暮朝朝的循環(huán),是一個結束,同時也是又一個開端。
在先秦時,因為各地政權分立,各地元月和元旦的時間是不統(tǒng)一的,直到漢武帝時,將夏歷的元月定為正月,把正月的第一天定為元旦,這才將元旦確定下來,后世陸續(xù)沿襲,沒有大的變動。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中華民國成立后,民國政府決定使用公歷,將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了更好地與世界交流,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歷,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通用的陽歷。所以,之前的“元旦”就成了春節(jié),而陽歷的一月一日則接替成為了元旦。
但顯然,如今元旦的節(jié)日氣氛遠不能和春節(jié)相比。而古時的“元旦”,更歲交年都以它為首,所以其莊重感是其他節(jié)日不能比的。一個好的開始,對所有事物都十分重要,所謂“善始善終”。古時在“元旦”這日,朝廷都會組織莊重的儀典祭祀天地,君王要在富麗堂皇的宮殿中接受萬國朝賀,祝禱國家這一年的昌平。唐代詩人王建有一首《元日早朝》詩,就記錄了唐朝時某次元旦的大朝會:“大國禮樂備,萬邦朝元正。東方色未動,冠劍門已盈。帝居在蓬萊,肅肅鐘漏清。將軍領羽林,持戟巡宮城。翠華皆宿陳,雪仗羅天兵。庭燎遠煌煌,旗上日月明。圣人龍火衣,寢殿開璇扃。龍樓橫紫煙,宮女天中行。六蕃陪位次,衣服各異形。舉頭看玉牌,不識宮殿名……”將曉的天色、巍峨的宮室、莊肅的軍士、如花的宮女、各色的藩使,大國的氣勢下,所有人整裝肅行,迎接這一年一度的盛會。初唐四杰中的盧照鄰也在一年元旦時寫下“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的詩句,全然是物候更新、海清河晏的升平氣象。
不只朝堂之上,民間在這一日也有各自的慶賀樂事。除了廣為人知的燃放爆竹、掛紅和飲屠蘇酒之外,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宋代《東京夢華錄》中就記錄了當時“元旦”日開封府放“關撲”的情景:“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坊巷以食物、動使、果實、柴炭之類,歌叫關撲。如馬行、潘樓街,州東宋門外,州西梁門外踴路,州北封丘門外及州南一帶,皆結彩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面、衣著、花朵、領抹、靴鞋、玩好之類?!标P撲是北宋時流行全國的一種賭戲,在元旦這一天,開封府令民眾縱情玩耍,到處都能看見車來車往、人馬擁簇的情形,就連閨閣中的女眷都出來盡情游玩。這種場景“慣習成風,不相笑訝”,百姓們也是用這一年一度的游冶盛會,來慶祝一年的開端,希望自己在這一年中都能有好運氣。
相比起古代的“元旦”,現(xiàn)代的公立元旦要冷清得多了。盡管還有專門的春節(jié),但用慣了公歷的我總覺得,已被改名易姓的它,和古代那個“一歲節(jié)序,此為首”的新舊分界點比起來,味道已然大不相同了。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元旦 節(jié)日 春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