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終接頭2日吊裝 即將全線完工
正在建設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迎來重大節(jié)點,海底隧道的最終接頭將于明天(2日)吊裝并進行海底對接,這是海底隧道建設的最后環(huán)節(jié),也是決定性環(huán)節(jié),它的對接成功標志著全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全線完工。吊裝受哪些條件影響?吊裝的時間怎么確定?
吊裝窗口期會商 安裝條件較苛刻
這間會議室正在進行的是最終接頭吊裝前的最后一次氣象會商會,它為吊裝時間的最終確定提供決策參考。
來自國家海洋預報中心氣象和海洋領域的數(shù)十位專家對于最終接頭吊裝海域的天氣、風力、海流、徑流等因素進行了詳細預測研判。從海底隧道的第一節(jié)沉管開始到最后一節(jié)沉管安裝成功,5年來這樣的會商已經(jīng)進行了數(shù)百次,而此次研判的挑戰(zhàn)卻不同尋常。
海洋環(huán)境預報中心總工程師 王彰貴:最終接頭的安裝條件比較苛刻,(要求)風小于五級,流小于0.5以下,浪小于0.6以下,這樣的條件是比較難的。一個月中只有兩個窗口,兩個小潮期 ,潮期里面又要滿足氣象條件小于五級風,幾個條件疊加在一塊,這樣的選擇窗口要求特別高,在安裝期間不能有臺風,不能有大的徑流。
經(jīng)過多次專題窗口預測會,專家認為,5月2號的天氣條件比較有利安裝窗口,滿足施工條件,但吊裝當天的關鍵時段,正好趨于中潮和小潮之間,海流比正常標準稍高,可以通過調(diào)整作業(yè)節(jié)奏降低風險。
特殊培訓 160人備戰(zhàn)接力焊接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在海底安裝對接成功后要立即展開焊接,經(jīng)過特殊培訓的160名焊接突擊隊員已經(jīng)到達施工場地,備戰(zhàn)超過兩公里的接力焊接。
港珠澳大橋最終接頭在水下安裝成功后,有臨時止水裝置確保沉管和最終接頭對接處不漏水,但要永久性做到滴水不漏,必須在最長15天內(nèi)完成長2286米的對接口四周的焊接。這種焊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陸地或海上焊接。
港珠澳大橋最終接頭合龍焊接項目主管 惠懸:水下焊接濕度也不能太大,在這一塊我們采用冷風機,保證最終接頭里面空氣暢通,使用加熱器來對焊縫進行預熱,達到焊接所需要的溫度。人員在水下有限的空間內(nèi),作業(yè)風險也是非常大,我們的針對措施主要是加強通風和排風。
同樣的工作量,陸地焊接,5天左右的時間就能完成,但海底沉管接頭焊接會比陸地上多花至少一倍的時間。 接頭處的焊接空間只有半人高寬,加上通風排風條件有限,焊接團隊160人全部經(jīng)過精挑細選,并在南通的基地提前進行了兩個月的模擬全實戰(zhàn)演練。160人將分成四個班組,24小時不間斷作業(yè)。
焊接施工人員 劉連兵:以前沒有這種技術(焊接經(jīng)歷),但是我們經(jīng)過制作、演練,我們都很熟悉這個構(gòu)件,我們到了這個現(xiàn)場,我們有信心 我們有技術,有能力把它完成 。
上天入??吹跹b
在外海條件下、在海底28米的水下,將一個重達6000噸的鋼鐵混凝土巨無霸準確吊裝在指定位置,這在全世界還是第一次。從空中和海底看這次突破性作業(yè)會是什么樣的呢?
這個有很多只眼睛、長得像螃蟹的機器就是負責水下拍攝的水下機器人“小黃,這是它的第一次在海域里進行探測拍攝。水下機器人一共設有8個推進器,可以在海水中進行360度旋轉(zhuǎn)和任意移動,最深可以潛到水下500米。
水下機器人工作人員:這個是第一次用,這是專門為央視定制的一款水下拍攝的設備,它主要就是包括一個1080P高清攝像頭,還有4個LED燈,和兩個鹵素燈,獨特之處就在它特別靈活,拍攝的角度特別多。
除了在海底首次亮相的“小黃”,海上也設置了不少“小幫手”。為了在吊裝當天能夠全方位把控作業(yè)進程,無人機也于4月30號下午到達了工作海域,它和安裝在掉閉上的另一臺設備一起,充當了 “天眼”的角色,為我們提供空中看吊裝的精彩畫面。而在船上,多個機位將被分別安放在吊裝總指揮船、潛水員船及振華30吊裝船三個不同地點,他們能保證我們從不同角度看到最終接頭從吊起,到旋轉(zhuǎn),再到沉入水中的全過程。這些“小幫手”將帶領大家從??斩嘟嵌戎睋舻跹b現(xiàn)場。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港珠澳大橋 海底隧道 2日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