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做好容錯與問責辯證法這篇文章
4月14日,北京市委出臺《中共北京市委實施〈中國共產(chǎn)黨問責條例〉辦法》。其中,增加的“容錯機制”條款備受社會關(guān)注。新京報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十八大以來,已有北京、重慶、廣東等多個省份出臺了針對干部的“容錯機制”。那么,各地為何要出臺“容錯機制”?可以“容”哪些錯?它真的可以讓干部勇于改革、敢于干事嗎?(2017年5月11日《新京報》)
筆者認為,容錯與問責是“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中的一對辯證關(guān)系,容錯是改革的需要,是改革的推進器,問責是干部管理的需要,是從嚴治黨的要求。它們都是為了黨的事業(yè)健康順利發(fā)展,為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一大批改革勇士披掛上陣,敢于啃“硬骨頭”,勇于“涉險灘”,攻堅克難,不斷推進我國的改革開放。必須為改革者撐腰,為改革者壯膽,給改革者解除后顧之憂,以實際行動鼓勵和支持改革。
另一方面,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進一步加強黨的自身建設(shè),用“三嚴三實”的標準,從嚴教育管理黨員干部,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維護黨的形象和黨員干部的形象。有權(quán)必有責、有責必擔當、失責必追究。對失職瀆職、失責卸責的黨員干部嚴肅追責問責,自然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要求。
全面從嚴治黨,就要對失職失責干部追責問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鼓勵和支持改革,為改革者撐腰壯膽。然而,改革是一項前所未有的事業(yè),任何人都不可能未卜先知,確保萬無一失,難免出現(xiàn)失誤和這樣那樣的問題。既要推進改革,又要防止失誤,這是一個兩難問題。鼓勵改革迫切需要寬容改革者,建立容錯試錯機制,允許改革出現(xiàn)一定的錯誤甚至失敗,勇敢承擔改革的風險。但是,如果沒有問責懲處機制,就會為一些別有用心者所利用,借口改革成本,為自己超越組織、違法亂紀、胡作非為大開綠燈,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給改革開放事業(yè)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所以,筆者認為,我們必須做好容錯與問責的辯證法這篇大文章。既要用容錯機制為真正的改革者撐腰壯膽,保駕護航,鼓勵改革,支持改革。只要他們大公無私,決策前進行了嚴密的科學論證,充分發(fā)揚了民主,遵循了必要的組織程序,即使后來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失誤甚至失敗,也不能完全由決策者承擔,可以減責免責。同時,我們又要用問責條例和懲處機制,對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對貪官庸官懶官,嚴肅追責問責,依法依規(guī)進行組織紀律處理,時刻警醒全體黨員干部,勤政廉政,為民務(wù)實。
最后,做好容錯與問責辯證法這篇文章,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區(qū)分”原則,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確定對干部適用容錯機制還是問責條例,給予保護支持或者嚴肅問責處理。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改革 容錯 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