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張忠培逝世 享年83歲
據(jù)故宮博物院官方網(wǎng)站消息,中國著名考古學家、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研究院名譽院長、故宮博物院學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忠培先生于2017年7月5日9時4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張忠培,男,漢族,1934年生,祖籍湖南長沙。195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考古專業(yè)本科,1957—1961年初攻讀北京大學考古專業(yè)副博士研究生。1984年任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1988年10月-1991年1月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自1958年以來,先后在陜西、吉林、黑龍江、河南、山西、湖北及內(nèi)蒙古等地主持大規(guī)模的考古研究工作,填補了考古學上的一些空白,開創(chuàng)了史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在考古學文化譜系,私有制產(chǎn)生于母權(quán)制社會,母權(quán)制社會及其向父權(quán)制社會的過渡、演變與發(fā)展,中國文明的起源、形成及走向王國的道路以及考古學的理論與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自成體系的認識。撰寫專著10部,發(fā)表論文百余篇。
自80年代以來,應邀至美國、日本等國家和香港、臺灣等地區(qū)參加學術(shù)會議、講學、主持講座和擔任客座教授。先后被吉林省政府和國務院定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現(xiàn)任故宮博物院教授,故宮博物院學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美中學術(shù)交流委員會委員、東北師范大學名譽教授、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guī)劃考古學科規(guī)劃組成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張忠培先生論文目錄(部分)
1。 《史家村墓地的研究》,考古學報,1981年第2期
2。 《元君廟仰韶墓地》,文物出版社,1983
3。 《母權(quán)制時期私有制問題的考察》,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4。 《實事求是,推進史前史研究》,史前研究,1984
5。 答《元君廟仰韶墓地商榷》,中原文物,1985
6。 《黃河流域史前合葬墓反映的社會制度變遷》,華夏考古,1989
7。 《良渚文化的年代和其所處社會階段——五千年前中國進入文明的一個例證》,文物,1995
8。 《仰韶時代——史前社會的繁榮與向文明時代的轉(zhuǎn)變》,故宮博物院院刊, 1996
9。 《中國古代文明之形成論綱》考古與文物,1997
10。 《中國北方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99年
11。 《中國考古學:走近歷史真實之道》,科學出版社,1999
12。 《中國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學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
13。 《窺探凌家灘墓地》,文物,2000
14。 《河套地區(qū)先秦兩漢時期的生業(yè)、文化與環(huán)境》,中國文物報,2000-6-18
15。 考古學——連接中國西部古今之橋[J]。北方文物,2001
16。 考古學與地下遺存保護的認識與實踐[N]。中國文物報,2002-08-23(007)
17。 客省莊文化單把鬲的研究——兼談客省莊文化流向[J]。北方文物,2002,(03):1-15。
18。 論內(nèi)蒙古地區(qū)的考古學文化[J]。內(nèi)蒙古文物考古,2006,(02):31-35。
19。 中國大遺址保護的問題[J]??脊?,2008,(01):18-26。
20。 關(guān)于二里頭文化和夏代考古學遺存的幾點認識[J]。中國歷史文物,2009,(01)
21。 龍脈相傳文明曙光[N]。光明日報,2009-10-22(004)
22。 中國考古學的旗幟與永遠屹立著的豐碑[N]。中國文物報,2009-10-30(Z06)。
23。 重溫費孝通玉文化研究理念[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01-05(014)
24。 再談梁思永先生與中國考古學——“紀念梁思永先生發(fā)掘昂昂溪遺址80周年暨昂昂溪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上的發(fā)言[J]。文物,2013,(07):38-44。
25。 我認識的環(huán)渤??脊拧谥袊脊艑W會第十五次年會上的講話[J]。考古,2013,(09):99-104。
26。 渭河流域在中國文明形成與發(fā)展中的地位[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11):6-12。
27。 夏王朝時期中國文化的探索[N]。中國文物報,2014-12-12(004)。
28。 考古學與文物保護——在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開的學術(shù)報告會上的演講[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5,(03):6-21+159
29。 中國玉器與玉文化研究之道的思考[J]。江漢考古,2016,(06):3-7。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張忠培逝世 文物 考古學 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