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現(xiàn)場頭條書畫現(xiàn)場頭條
看,乾隆的西湖寫生
“昔傳西湖比西子,但聞其名知其美”,由于祖父、父親對江南的欣賞,歷代圣賢名儒對西子湖的鐘情,青年時期的乾隆皇帝早已對西湖心向往之,只不過“未見顏色貴耳食”,一直未能成行,多少有些遺憾。1751年(乾隆十六年)正月,乾隆帝第一次南巡在幾經(jīng)籌備后拉開帷幕,也開始了他與江南近半個世紀的情緣。兩個多世紀后,依舊是那湖碧水那抹青山,風和日麗,游人如織。孤山之南西湖之畔原是乾隆下江南時的行宮,現(xiàn)已是浙江博物館的館址。這個秋天,乾隆帝再一次“來到”他鐘愛的杭州,“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特展”于8月10日正式向大眾開放。
清乾隆 乾隆帝御筆 龍井寫生花卉軸 縱48.5cm 橫35.5cm 故宮博物院藏
故地見“故人”,或許是機緣巧合,但更是精心準備。漫步孤山路,在樹影搖曳中可見一道本不屬于江南的琉璃瓦紅朱墻。原來,展覽場館西湖美術(shù)館為了這場展覽已全然改造。當步入這道大氣凜然的“宮門”,便穿越般地踏入了那段“乾隆盛世”當中。一入展廳,就有身邊的女生感嘆“乾隆年輕時真帥??!”3幅巨大的乾隆朝服像,展現(xiàn)了他從眉清目秀的青年到沉穩(wěn)內(nèi)斂的中年,最終成為一位睿智豁達的老年明君的容貌變化。
展覽被分為6個單元:第一單元“君臨天下”,完整地反映了乾隆富貴天然的幸運一生;第二單元“勤天敬民”,展現(xiàn)乾隆熟讀經(jīng)史、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修養(yǎng)、勤政愛民的政績以及他尊孔崇儒、力倡文治的成就;第三單元“海宇安瀾”,呈現(xiàn)乾隆重視騎射、崇尚勇武的傳統(tǒng)和穩(wěn)固海疆的赫赫武功;第四單元“怡情樂志”,側(cè)重體現(xiàn)他的文人情趣、審美品位和藝術(shù)修養(yǎng);第五單元“佛日普惠”,詮釋乾隆與佛教的不解之緣。第六單元“為愛西湖”,敘述乾隆流連于江南錦山繡水、終其一生反復題詠、摹繪的文化現(xiàn)象。展覽中還有兩個特別布置的“房間”,即場景復原。第一間復制了故宮中乾隆的書房“三希堂”;第二間是乾隆皇帝的“寶座間”。只有看到實物,才知道這些器物的大小,感知到存留的質(zhì)感和溫度,看到游移在絲絲纖毫的筆觸間、溫潤如玉的瓷土上、字字句句書頁中的浮光掠影。
來自故宮博物院、浙江博物館及國內(nèi)其他博物館、圖書館的202件珍貴展品,經(jīng)歷了歷史的驚濤駭浪,也經(jīng)歷了帝王天子作為普通人的日?,嵥?,現(xiàn)在正安靜地在玻璃柜中,默默地串聯(lián)起一代帝王乾隆的生平與功績。至暮年,當這位“十全老人”回望自己的一生,西師與南巡成為他最引以為傲的兩件大業(yè)。他6次南巡,為浙江留下了至今依然矗立的巍巍海塘,也深深沉醉在西湖的旖旎山水間。坊間戲稱這次展覽是“乾隆帝第七次下江南”,湖光山色依舊在,映日荷花歲歲新,曾經(jīng)下江南時的舟車馬蹄聲早已變成了飛機高鐵的潮鳴電掣。古物有靈,當城墻被玻璃幕墻代替,當皇家的器物豐富了百姓的文化食糧,觀眾可以近距離觀看文物,而文物們也得到了它們應有的尊嚴。與世人相見的不僅僅是冰冷的器物,也是歷史的溫度。去看、去讀、去感知,或許是我們對歷史的最大敬意。據(jù)悉,展覽將持續(xù)至11月10日。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乾隆的西湖寫生 乾隆西湖寫生 清高宗乾隆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