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范榮:“出國買國貨”的消費窘境怎么破
作者:范榮
需求側已經準備好了,亟待供給側改革發(fā)力,及時扭轉生產中“重外輕內”的傾向,將“同線、同標、同質”原則不打折扣地貫穿產業(yè)鏈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果還抱著“國內消費者對質量不敏感”的舊思維,那么最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需求外溢。
剛剛過去的“黑色星期五”,國外消費市場一片紅火,中國“剁手黨”也熱情高漲。數(shù)據顯示,10家主要國內海淘平臺訂單同比增長152%。不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許多“海淘族”熬夜剁手的人氣爆款,收到貨發(fā)現(xiàn)都是“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實際上,“出國買國貨”的窘境存在已久,此前在2018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上,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局長張茅就直言,要切實解決內銷產品與外銷產品標準不一致的問題。
毋庸諱言,多年來,在很多消費者心中,洋貨的質量似乎總是優(yōu)于國貨,而這種微妙的心理其實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近代中國曾經長期處于絕對落后的境地,國人看什么都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對“洋貨”有種根深蒂固的崇拜。改革開放后,國內生產發(fā)展、市場放開,但因為消費水平所限,在商品的“物美”與“價廉”之間,大多數(shù)人還是更傾向于后者。面對這種消費偏好,國內廠商自然想方設法降低成本,甚至為追求絕對便宜不惜舍棄質量,以至于國貨一度被貼上“質低價廉”標簽,而洋貨、出口貨則成為品質優(yōu)良的代名詞,“出口轉內銷”甚至成為一種標榜質量的手段。在這種心理作用下,雖然時過境遷,今天中國成為制造大國、產品質量今非昔比,但還是有大量消費者更加青睞洋貨,甚至連馬桶蓋、電飯煲等日用品都千里迢迢往回背。
費盡心力背回來、淘回來的本就是中國制造,這種尷尬令人深思:明明中國企業(yè)具備精品的生產能力,中國消費者也準備好了掏腰包,可為何非得兜兜轉轉、繞道海外去購買呢?除了心理慣性,最重要的恐怕還在于“內外有別”的質量標準。在國內很多行業(yè)中,都存在外銷和內銷兩個標準、兩條生產線,一流產品外銷、二流產品內銷,更是一些廠商心照不宣的“潛規(guī)則”。就拿食品領域來說,我國食品出口合格率持續(xù)保持99%以上的高水準,而內銷食品在“多年整頓”背景下,這一數(shù)字才勉強達到90%左右。除此之外,國內名目繁多的進店費、上架費、節(jié)慶費等市場成本,也讓很多生產廠商放不開手腳,一定程度上加劇著國內消費市場供需錯配的矛盾。
現(xiàn)在,消費升級是輿論場熱詞,海淘的存在就是突出表現(xiàn)。這個信號提醒我們,需求側已經準備好了,亟待供給側改革發(fā)力,及時扭轉生產中“重外輕內”的傾向,將“同線、同標、同質”原則不打折扣地貫穿產業(yè)鏈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果還抱著“國內消費者對質量不敏感”的舊思維,那么最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需求外溢,看著“中國制造”的美譽度長期在中低位徘徊。就拿標準來說,中國并非沒有標準,但跟一些發(fā)達國家相比,許多領域的產品標準還是顯得太糙。比如大米,日本的標準貫穿育種、種植、收割、加工、儲存、銷售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為了新鮮度,只給精米3個月的“賞味期限”,而中國在這方面欠缺的不是一點半點。如何多管齊下把國貨標準和品質提上來,考驗相關部門的智慧。
消費是經濟循環(huán)中的起點和終點。更好對接供給需求,填平國內市場“品質洼地”,其意義不止于滿足剁手黨“買買買”的痛快,更重要的是為中國經濟健康發(fā)展加油助力。從宏觀經濟視角看,消費已連續(xù)多年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強勁馬車。相較于高收入國家動輒60%以上的居民消費率,我國社會蘊藏的消費潛能仍待釋放。從強調“擴大內需”向“供需兩端發(fā)力”轉變,是為中國經濟增長蓄積后勁。重視消費,是重視人民生活的基本盤,也是重視國民經濟的基本面。
說起德國制造,人們立馬聯(lián)想到奔馳、寶馬等一批優(yōu)質品牌。然而,擁有如此光環(huán)的德國制造,也曾在187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上得過“便宜而拙劣”的評價。從國際經驗來看,很多國家的市場都經歷過從“品質洼地”到“品質高地”的蛻變過程。今日中國正在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提升經濟供給側的效率與品質以釋放出源源紅利,將成為人們更美好生活、國家更強勁發(fā)展的根基。(范榮)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出國 國貨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