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關鍵時刻,中國人總是能迸發(fā)出強烈的擔當意識和深沉的精神力量,這是中國人特有的家國情懷,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因。
■只有讀懂了中國人心中的家與國,才能理解那些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犧牲和奉獻。
■讓14億人告別絕對貧困,這就實現(xiàn)了孔子心中大同社會的景象。
■共產(chǎn)黨的國家治理能力無疑是最強大的;共產(chǎn)黨的價值體系無疑是最科學完善的。
“中國抗擊疫情為什么能取得顯著成效?”
“這首先是文化的勝利!”5月21日下午2時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委員通道”,面對記者的提問,親赴武漢全程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zhàn)爭的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給出的答案,引人深思。
14億人,3個多月,戰(zhàn)局初定。
“關鍵時刻,中國人總是能迸發(fā)出強烈的擔當意識和深沉的精神力量,這是中國人特有的家國情懷,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因。”當天下午,重新走在人民大會堂東門的臺階上,準備出席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式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心潮澎湃。他回望天安門廣場,兩會召開時分,路上悉如往常,一切秩序井然。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
■家庭倫理社會倫理政治倫理
家,是人們心靈的港灣;年,是家人團圓的濃情時刻。沒有誰比中國人更看重家庭,更在乎過年了。但庚子新春,勇毅的抗疫戰(zhàn)士們卻放棄與家人團聚,向著危險逆行。
“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對矛盾,往深了看,卻正是中華文化優(yōu)勢的體現(xiàn),是中國人注重將個人、家庭與國家有機統(tǒng)一起來的情懷,也是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密碼之一?!睏畛髡f。
《大學》里說,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往今來的中國正人君子,無不懷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在5000年的中華文明史上,有政治昌明、風調雨順的時刻,也不乏山河動蕩、風雨飄搖的歲月。“人生識字憂患始?!泵慨攪椅kU關頭,總有以先進分子為代表的人們大聲疾呼,挺身而出,毀家紓難。在歷史的浩繁卷秩中,我們可一窺端倪。
“長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yè)奮斗。請你相信這一道路是光明的、偉大的”……從古到今,家國情懷沉淀在一代代中國人的血脈深處。
在這里,家與國是一個統(tǒng)一體。
2月13日,武漢“封城”第21天,正值病毒兇猛之際,戰(zhàn)“疫”激烈之時。援鄂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醫(yī)生趙春光給父母寫了這樣一封信———
“萬余白衣,共赴國難,成功之日,相去不遠,蒼蒼者天,必佑我等忠勇之士,茫茫者地,必承我等拳拳之心,待詔歸來之日,忠孝亦成兩全重……”
同在武漢支援的江西某醫(yī)院醫(yī)生龔園其收到女兒的手寫信:“我知道作為一名醫(yī)生,您必須要像戰(zhàn)士一樣沖鋒陷陣。您一轉身,一場奔赴就此啟程,您就是我心目中有責任的英雄?!?/p>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边@些用真情浸潤成的漢字,無不昭示著“家”對人的精神砥礪,和家國密不可分的關系。
作為一名傳統(tǒng)文化研究者,楊朝明認為,家國情懷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所在,只有讀懂了中國人心中的家與國,才能理解那些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犧牲和奉獻。
“中國人不只注重家庭,也注重人的社會性存在。個人的品德在家中表現(xiàn)為家庭美德,在社會中表達為社會公德,在國家層面則表現(xiàn)出對國家的深沉的愛?!睏畛髡f。
家,國,天下,從家庭倫理,社會倫理,政治倫理,中國人的情感軌跡,沿著這樣的邏輯,一環(huán)一環(huán)地由內而外,由近及遠。
新年第一天,全國各貧困地區(qū)的學生代表來到北京天安門觀看升旗儀式并開展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本報記者 賈寧 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這兩本書我要仔細看看?!笨吹綏畛鞯摹墩撜Z詮解》和《孔子家語通解》,習近平總書記感興趣地說。
這是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考察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時的一幕。
“總書記很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在他的執(zhí)政理念里,常常能感受到古代圣賢的智慧?!睏畛髡f。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厚植家國情懷,把愛家和愛國統(tǒng)一起來,把實現(xiàn)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
中國人的情感邏輯起點是家,在傳統(tǒng)自給自足的農(nóng)耕社會,如果過于強調個體、強調小家,很可能導致西方社會那樣以自我為中心的倫理架構之中。
好在中國的先賢們比較早地注意到這一點。
2019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楊朝明看來,這一點正是個體與個體、小家與小家之間調節(jié)橫向關系的潤滑劑,即使目不識丁的老百姓都知道,“遠親不如近鄰”。
在武漢疫情最深重的時刻,武漢市民老田夫妻以及年邁的父母都不幸感染,無法得到及時救治。生死關頭,正是供職新
聞媒體的鄰居及時出手相助,才挽救了一家人。
華西醫(yī)院援鄂醫(yī)療隊專家朱仕超,2008年汶川地震后,也曾作為醫(yī)學院學生在災區(qū)一家醫(yī)院當志愿者;聽說社區(qū)正在招募社區(qū)聯(lián)防聯(lián)控志愿者,重慶涪陵區(qū)71歲的王正學和兒子、孫女三代人積極報名,加入志愿隊伍;當北京暴雨導致地面公交系統(tǒng)癱瘓,熱心市民自發(fā)組成愛心車隊,暴雨開車到機場載滯留旅客……志愿者們舍小家為大家,一幕幕溫暖畫面,一步步拉近著你和我和他之間的距離。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之年?!白?4億人告別絕對貧困,這就實現(xiàn)了孔子心中大同社會的景象:‘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楊朝明說。
楊朝明感動于中國共產(chǎn)黨消除絕對貧困的千古未有之決心,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胸襟和魄力,也感動于心懷家國的中國人,為幫助所有人同步走向小康所作出的偉大貢獻。
沒有關鍵時刻守望相助,何談和諧,何談小康社會?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在這樣的國度,有這樣的人民,我們還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關鍵時刻跟我上”
在傳統(tǒng)社會里,家國理念并不必然生產(chǎn)出家國一體的社會。
正如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所言:“小農(nóng)人數(shù)眾多,他們的生活條件相同,但是彼此間并沒有發(fā)生多種多樣的關系……廣大群眾便是由一些同名數(shù)簡單相加形成的,就像一袋馬鈴薯是由袋中的一個個馬鈴薯匯集而成的那樣。”
中華上下幾千年,向來注重家國理念,但曾經(jīng)也幾度“散沙一盤”。為何?因為和諧有序的社會需要一個前提來引領,那就是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進而由她倡導形成一個完善的價值體系。漢唐宋元明清,歷朝歷代的盛世莫不如是。
共產(chǎn)黨的國家治理能力無疑是最強大的;共產(chǎn)黨的價值體系無疑是最科學完善的。
70年的發(fā)展成就自不待言。我國這次抗疫斗爭令全世界側目,中國共產(chǎn)黨人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動員力。
這首先來自于共產(chǎn)黨人的率先垂范。
毛澤東深愛他的兒子毛岸英,他是一個慈父,但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卻毫不猶豫地將兒子送到抗美援朝前線。
人們常從報道中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書架上,擺著他推著慈父、牽手慈母散步的照片……他是一個孝子,但面對當選國家主席的千鈞重擔時,卻內心發(fā)愿:“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普通共產(chǎn)黨人亦是如此———
“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1936年8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共產(chǎn)黨人趙一曼給孩子寫下了一封信。
“是黨員的別躲在后面,關鍵時刻跟我上!”疫情無情,共產(chǎn)黨人張文宏沒有顧及自己的小家。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深厚支撐。
“我認識一位80多歲的老農(nóng)民,全家一直住在一個貧困村的危房里,守著祖屋和祖墳過日子,說‘死也要死在家里’。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經(jīng)過扶貧干部多次做工作,他們去年搬到了山下開始新生活,那是政府給蓋的新家?!敝v起這個故事,他頗為感慨。
這個老人,正是扶貧搬遷中千千萬萬個中國老人的縮影。他們安土重遷,幾十年來,田園荒蕪,房屋將傾頹都沒能撼動他們搬家的決心,但黨和政府的熱忱扶持,使他們改變了幾十年的生活習慣,勇敢地去擁抱新生活。
在楊朝明眼里,中國要強大起來,前提是國民要有共同信仰,筑牢共同價值觀的根基。而這個信仰,就是做一個德行高尚的人。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要從娃娃抓起。
今年4月4日上午10時,國家舉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全國性哀悼活動。當防空警報拉響之前,楊朝明注意到,小區(qū)里,一對父母和剛上一年級的女兒已經(jīng)停下了腳步。三分鐘默哀結束后,小姑娘向著天空敬了個禮。
那一刻,楊朝明的眼淚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