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大媽街頭持槍“打鬼子”走紅 觀眾慕名而來求返場
南館藝術(shù)團的大媽們在來福士廣場跳舞
近日,一組“北京大媽街頭持槍跳舞‘打鬼子’”的照片在全國范圍內(nèi)被大量轉(zhuǎn)發(fā),這一消息被網(wǎng)友們評價為將廣場舞跳到了“極致”,并引來了種種爭議,點贊和批評的兩撥兒人馬甚至在網(wǎng)上吵了起來。
但作為當事人的“打鬼子”舞表演團隊對此卻毫不知情。團隊成員都是老年人,不怎么上網(wǎng),他們被告知自己編排的舞蹈在網(wǎng)上廣受好評。
據(jù)了解,這支舞團已經(jīng)成立多年,在北京廣場舞圈子里算是小有名氣,甚至有企業(yè)給他們提供贊助并邀請他們外出演出。而對舞團成員來說,廣場舞既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他們的驕傲。
近日,北京街頭的一支“打鬼子”舞在網(wǎng)絡(luò)上走紅。不同于一般的廣場舞,“打鬼子”舞有自己的情節(jié),演繹的是“抗日軍打鬼子”的故事。據(jù)了解,這支舞的表演者和創(chuàng)作者們都是退休的大爺大媽們,他們給自己的舞團起了一個名字——南館藝術(shù)團。
網(wǎng)絡(luò)出名
“打鬼子”舞引爭議 舞團被告知廣受好評
在來福士廣場,幾十個大爺大媽或手拿步槍、或揮舞著大刀列隊行進,一個頭戴日本軍帽的“鬼子”拿著槍彎腰鬼鬼祟祟地出現(xiàn),最終,在“抗日軍”的“圍剿”下,“鬼子”只好舉手投降——近日,北京街頭的一支“打鬼子”舞,在全國火了一把。
“神經(jīng)病”,這是不少年輕網(wǎng)民對這支“打鬼子”舞的評價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詞匯之一。有網(wǎng)友表示,這么大年紀的人在街頭做這樣的事情,看著有點傻。一位騰訊微博網(wǎng)友認為,這件事有故意博眼球之嫌。在一片叫罵聲中,有人看不下去了,認為負面的評價太過苛刻。很快,網(wǎng)友們分成兩派,有人言辭激烈地表示真是受不了廣場舞了,有人則指責批評者說得太過分了。雙方甚至還互相對罵起來。
57歲的老鄭是南館藝術(shù)團的組織者之一,編排、表演了“打鬼子”舞的正是他們團隊,至今他們并不知道這支舞在網(wǎng)上掀起的輿論風浪。
老鄭介紹,這支舞名叫《地道戰(zhàn)》,是去年編排的,已經(jīng)跳了一年了。南館藝術(shù)團的成員共40多人,大家有很多共同特點:都是街坊朋友、都是老年人、愛跳舞、不怎么上網(wǎng)。所以,當大批媒體來到廣場上采訪他們時,他們有點困惑。周圍的觀眾和一些媒體人跟他們解釋說,“打鬼子”舞現(xiàn)在在全國火了。
“火了?!大家都怎么說的???快跟我們說說!”他們笑得很驕傲。“都說挺好,特好。”周圍的人回答。
老鄭和其他團隊成員相信了周圍人跟他們說的話。在他們看來,自家藝術(shù)團在北京的廣場舞團隊里一直是有著名號的。南館藝術(shù)團至今已經(jīng)成立了多年,圍觀的觀眾最多時能達到300人。
這一龐大的觀眾群還吸引了不少企業(yè)找上門來。老鄭說,現(xiàn)在他們的服裝、板凳和樂器等配套用具大多來自企業(yè)贊助。有時候,一些企業(yè)還會請他們到外地演出,北戴河、興城等地他們都去過。而這些,都是“打鬼子”照片火起來之前的事。
觀眾變多
各路觀眾慕名而來 經(jīng)常被“逼”返場“打鬼子”
隨著網(wǎng)上“打鬼子”照片傳播得越來越廣,他們的觀眾也出現(xiàn)了變化。
在往常,南館藝術(shù)團的觀眾年齡在40~70歲之間。尤其是在北新橋、簋街一帶居住的東城區(qū)的老人都知道他們,吃完晚飯散步時都會湊過來看看又跳了什么新舞。如今,男女老少的觀眾都有,有人甚至從別的城區(qū)趕過來圍觀,很多年輕人自稱是從網(wǎng)上聽說后過來湊熱鬧的。
本來,南館藝術(shù)團為了保證觀眾的新鮮感,每天都表演不同的曲目,而這幾天,他們必須每天表演“打鬼子”。
老鄭說,前幾天,他們已經(jīng)跳完了《地道戰(zhàn)》,有十幾個剛來的觀眾不干了,說自己大老遠跑過來就是要看這“打鬼子”的。商量之后,團隊只好返場,把準備收拾東西回家的“鬼子”再“抓”回來,重新“打”一遍。
老鄭覺得,以前老觀眾多是因為跟他們都是一個年代的人,團隊每次選曲時,就喜歡選他們“那個年代”的流行曲,比如《紅色娘子軍》、《英雄兒女》、《草原上見到毛主席》、《駿馬奔馳保邊疆》等,這次火了的《地道戰(zhàn)》也是其中之一。“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對這些歌曲很有感情,這代表了我們的青春。”
老鄭回憶,有一段時間,他們?yōu)榱粟s潮流,換了別的新潮的曲子,很快就被周圍的老觀眾提了意見,讓他們改回去。從此,軍舞就成了南館藝術(shù)團的特色。
跳舞情結(jié)
集體活動讓大媽們覺得沒有脫離社會
之所以叫“南館藝術(shù)團”,是因為他們剛開始跳廣場舞的場地是在南館公園內(nèi)。那會兒,成員一共才十幾個人。隨著成員的逐漸增多,團隊里分出了口琴師、鼓樂隊和舞蹈隊等多個小分隊。
而到底該怎樣跳舞,大家也都絞盡了腦汁。編舞的負責人從網(wǎng)上找到曲子并編好后,大概排練個3天左右就開演,一周至少要出一個新節(jié)目,“每個月都要吹壞兩個口琴”。
就連周圍的大使館也找過他們演出,團隊成員為此奉上了國際友人“特供版”,跳起了《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老年人缺不了這個。”老鄭說,他們這些人退休后,感覺被社會拋棄了一樣,天天都過著脫離社會的生活,很多人的心態(tài)也變得不太好,埋怨子女不經(jīng)常回家看看,有時候一周下來他們都沒機會跟別人說上十句話。
而廣場舞這種集體性的活動,讓老鄭他們每天的生活又重新回到了一個大集體里,由于是在公共場所,在這種氛圍里,大家想作出鍛煉的舞蹈動作也不會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了。天天這么跳下來,很多人的身體比退休前還好。
“我們心態(tài)好了,子女也解脫了。”老鄭覺得,一起跳廣場舞的老兄弟姐妹們,跟自己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大家都到了一定年紀,子女們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沒有了工作可以去操心,都覺得很寂寞。跳舞成了他一天中最盼著的時光,這讓他覺得不再被社會拋棄。
老鄭認為,廣場舞擾民這一情況可以有協(xié)調(diào)的空間,比如跳舞的人可以選擇離住宅區(qū)遠一些的場地,跳舞的總時長控制在一小時左右,且選擇在不吵人的時間段等。
文/本報記者 孟妍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線索提供/楊女士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大媽 街頭持槍打鬼子 廣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