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假乞丐”背后的真問題
浙江臺州溫嶺網(wǎng)友“小云”,7日跟蹤了一位殘疾乞丐一個多小時,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原先癱瘓的乞丐,數(shù)著討來的錢,起身行走,攔了輛公交車回家了。此前,網(wǎng)友“小云”欲給這個乞丐更多幫助,沒想到,乞丐不耐煩地說:“你能幫助啥?不要擋我財路!你有這個能力嗎?”(12月8日《錢江晚報》)
顯然,罵愛心網(wǎng)友“擋財路”的這個乞丐,是個徹頭徹尾的“假乞丐”。“假乞丐”這種博同情騙愛心的手段,是對愛心的一種褻瀆,確實令人生厭。特別是,這種不講誠信的行為,不僅損害了人們幫扶弱勢群體的積極性,而且誤傷了那些真正需要他人幫助的人群。比如,人們經(jīng)常會遇到善意的忠告:“乞丐大多是騙子,不值得幫助”。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假乞丐”是檢驗誠信和愛心的一張道德試紙。
值得注意的是,正因為一些人愛心和誠信缺失,才會認為“乞丐大多是騙子”,才會對一些弱勢群體如此冷漠。不僅如此,由于愛心和誠信的缺失,救人者反被訛詐的“教訓”,成為人們選擇自保的“經(jīng)驗”。于是,看見老人跌倒不敢去攙扶了,以免善心換來惡報;于是,發(fā)現(xiàn)壞人行兇作惡,也不敢挺身而出去制止了,以免見義勇為的善舉,非但得不到認可,反而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于是,“各人自掃門前雪”,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共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為人們告誡自己的座佑銘。
有人把上述種種消極、冷漠、甚至是自私的社會怪象,歸罪于社會信任度低。而信任度偏低,源于少數(shù)人像“假乞丐”一樣不講誠信。譬如,由于不講誠信,當自己遭遇車禍被人救助時,為了挽回損失,便以惡報善,一口咬定救人者就是肇事者,以此訛詐錢財。這種不義之人,雖然舍棄了良知,卻得到了實惠;雖然不講誠信,但因為不為人所知,而沒有失去公眾的信任。相反,有人恪守誠信,崇尚助人為樂,由于種種變故,反而得不到被救助者的信任;甚至因其“鶴立雞群”,而遭到眾人的非議和譏笑。比如,曾經(jīng)幫助過“假乞丐”的好心人,便遭到了一些網(wǎng)友的非議和譏笑,認為他們不該幫助“騙子”。
誠信是道德之本,更是取得社會和公眾信任的基石。如果人人都恪守誠信,個個都崇尚見義勇為和濟貧幫困,加之社會及媒體給予大力倡導與褒揚,那么,誠信之舉,將會得到公眾的尊重和信任。不要因為社會上出現(xiàn)了幾個“假乞丐”,就認為所有向人求助的人都是“騙子”。更重要的是,法律應在“懲惡揚善”上有所作為,既要讓積德行善者承擔零風險,也要讓誠信喪失者承擔違法責任。只有這樣,“假乞丐”才會失去土壤,誠信互愛的精神,才會成為人人踐行的一種社會常態(tài)。
編輯:曾珂
關鍵詞:假乞丐 網(wǎng)友跟蹤假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