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否認市長吸毒的“官謠”是怎么產生的
在“市長涉毒被抓”的傳言紛紛擾擾之后,當地一些黨政官員對相關消息的捂、瞞、蓋、騙,不斷刺激輿情走向更嚴峻的“二次危機”。
據媒體報道,21日,岳陽臨湘市市長龔衛(wèi)國涉嫌吸毒,目前公安機關已正式立案調查。就在4月14日前后,湖南岳陽、臨湘官場開始流傳龔衛(wèi)國吸毒后被抓的消息并在網上引發(fā)熱議,此前的官方回應稱其因病請假。
官員涉毒,龔衛(wèi)國不是第一人,應該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在新一輪的反腐風暴中,見過了眾多“大老虎”,還算不上“老虎”的涉毒市長龔衛(wèi)國按理對輿論不應有太大的沖擊力。但在“市長涉毒被抓”的傳言紛紛擾擾之后,當地一些黨政官員對相關消息的捂、瞞、蓋、騙,不斷刺激輿情走向更嚴峻的“二次危機”。
據此前《新京報》的報道,16日、17日,記者多次撥打龔衛(wèi)國手機,均無法接通。岳陽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稱,龔衛(wèi)國因為身體不適,已請假到廣州住院檢查。同期岳陽兩位廳級干部透露,龔衛(wèi)國因抑郁癥赴廣州治療;另有岳陽兩位廳級干部透露,龔衛(wèi)國已提出辭職,并獲批準。
目前并不確認上述岳陽官方人士對龔衛(wèi)國“失蹤”傳聞的回應,是否都代表了岳陽或臨湘黨政機關的官方立場。至少從政府信息披露上看,兩級政府都不合格。真相跑在了官方信息披露之前,官方不但沒有真誠回應,還拋出“身體不適”、“請假”等托辭以為搪塞。嚴格來說,這也可歸屬于“謠言”。在網上,網民將這類的“謠言”稱之為“官謠”。
“民謠”可恨,“官謠”尤可惡。有些刻意編造的“民謠”(如近日在微博上瘋傳的“丟孩子”事件),輕者浪費閱讀者的時間精力;重者,致人恐慌擾亂社會安寧與秩序。依法查處和懲治“民謠”,是法治的內在要求,理當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
這兩年來,制造或傳播“民謠”而被法辦的個案,時有可見。但制造或傳播“官謠”而被懲處的個案,卻鮮有所聞。
涉嫌吸毒的市長被查處,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體現(xiàn)。而常常與媒體和公眾打交道的地方宣傳部門,更應健全信息披露機制,完善“官謠”責任追究機制。對于強令宣傳部門公布虛假消息的更高層官員,也應納入究責機制之中。
“官謠”的官方性并非可以免予被究責的理由,法律不應也不能存在飛地。
編輯:水靈
關鍵詞:官謠 市長 吸毒 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