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正能量正能量
80后回族小伙書寫大愛 跨國捐獻造血干細胞
新華網(wǎng)銀川9月18日新媒體專電(“中國網(wǎng)事”記者艾福梅)16日晚上10點,32歲的回族小伙馬峰出現(xiàn)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河?xùn)|機場大廳,他看上去略顯憔悴。此時距離他為一名韓國14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僅僅過去了7個多小時。
按照馬峰的身體狀態(tài),他本應(yīng)在北京再多休息一天,然而考慮到多待一天就多一天的費用,馬峰還是決定當(dāng)天返回。“對方患者治病要花一大筆錢,能為她的家庭省一點是一點吧,而且我覺得自己狀態(tài)還行。”
盡管馬峰一再解釋自己狀態(tài)還行,但父母看到原本健壯的兒子臉色蒼白,還是很擔(dān)心。
馬峰是寧夏吳忠市園林局的一名普通職工,2007年登記成為了一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在這幾年間,他曾在2012年和2013年兩次初配成功,卻均因患者的原因未能成功捐獻。
今年5月,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寧夏分庫再次通知馬峰初配成功,經(jīng)過7月的高分辨配型相和8月的全面體檢,中華骨髓庫咨詢專家認為符合捐獻條件。
馬峰說,他覺得自己很幸運,有的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很長時間都沒能配型成功,而自己卻三次配型成功。“前面兩次我都做好準(zhǔn)備了,可患者卻沒能等到我的造血干細胞,我覺得很遺憾。這次終于成功了,這是緣分。能為韓國患者帶去生的希望,我覺得特別幸運。”
實際上,與其他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一樣,馬峰也面臨著家人的擔(dān)憂和不支持。“我們之前不了解捐獻這個過程,總擔(dān)心出問題。大家都不想讓他去捐獻,”馬峰的父親馬洪龍說。“你說如果這么大個小伙子出了問題,我們一家該怎么辦???”
為了消除家人的顧慮,馬峰從網(wǎng)上找了很多關(guān)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資料給父母和妻兒看,還通過在醫(yī)學(xué)院的親戚咨詢專家教授,終于說服了家人。可即使如此,他們還是沒有將這一消息告訴年邁的奶奶。
“以前聽說都是從骨髓中取,有一定的風(fēng)險,馬峰告訴我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都是從血液中分離,基本沒什么危險,我們才安點心。畢竟是救人一命,孩子愿意,我們也不能拖后腿。”馬洪龍告訴記者。
馬峰是寧夏第12例,全國第443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寧夏第一例回族涉外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吳忠市紅十字會秘書長李輝民介紹說,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之一。成年人體內(nèi)造血干細胞總量為3千克左右,捐獻者只需捐獻200毫升左右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其中含造血干細胞10克,就可為患者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捐獻造血干細胞不會影響健康。
據(jù)了解,我國現(xiàn)有400多萬血液病患者,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萬余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處于花季的少年。而由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如需要移植,很難在有親緣關(guān)系的兄弟姐妹中找到供者,只能依靠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為他們提供配型相同的造血干細胞。
“非血緣關(guān)系配型成功的幾率低至幾十萬分之一,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馬峰他們這些捐獻者的榜樣力量,帶動更多的青年成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這樣患者生存的希望才越大。”李輝民說。
如今,馬峰已經(jīng)回到家里,需要至少休養(yǎng)一個星期。
他8歲的女兒陪伴爸爸經(jīng)歷了整個捐獻過程。由于擔(dān)心父親的安全,每次醫(yī)生給爸爸檢查、打針,“小大人”都會詳細地“過問”,生怕父親出問題。在父親因為打了動員針腰疼時,女兒又不停地用自己稚嫩的雙手為父親按摩。
“我覺得爸爸很厲害!以后長大了我也要像爸爸一樣去獻血,幫助更多的人!”年幼的女兒說。
生活中的馬峰很低調(diào),不愿意多做宣傳。“我是一名回族穆斯林,平時就講究行善積福。我只是做了一件大家都會做的事,真的沒什么特別的,而且在異國他鄉(xiāng),我還多了一個妹妹。”
馬峰告訴記者,他希望社會大眾更關(guān)心造血干細胞捐獻這件事,而不是他個人。
“從我自己捐獻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很多人還是不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總是擔(dān)心會對捐贈者造成危害。其實親身經(jīng)歷了,就知道并不可怕也并不危險。希望有更多的人成為志愿者!”馬峰說。
編輯:顧彩玉
關(guān)鍵詞:造血干細胞 80后回族小伙 跨國捐獻造血干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