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學院書畫學院
張燕昌:浙派篆刻的負弩前驅
清代中葉,丁敬開創(chuàng)浙派,使明代以來的文人治印進入一個更為成熟的階段。丁敬名噪一時,弟子云集。乾隆年間,一個夏日,年輕的張燕昌背著兩個大南瓜,風塵仆仆地從浙江海鹽來到杭州,欲拜丁敬為師。他的真誠感動了年過六旬的丁敬,破例收下這位來自農(nóng)村的弟子,并予悉心指導。得到高師指點,張燕昌不忍辜負,孜孜以求,對金石篆刻心摹手追,日益精進,終成浙派篆刻名手。
“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 鈐本
張燕昌(1738年—1814年),字文魚,浙江海鹽人。他家境貧寒,天資聰穎,自幼刻苦讀書。他性好金石文字考據(jù)之學,凡商周銅器、漢唐石刻,潛心搜剔,不遺余力。他不畏艱險,渡海去寧波觀摹“石鼓文”拓本,回家朝夕苦練,還搜集了數(shù)百種金石資料,寫成《金石契》一書。
由于見多識廣,所交又是著名收藏家、考古家,張燕昌的篆刻除了師法浙派切刀方折一路之外,取法不為一家所囿。他的作品用刀拙樸,布局蕭疏宕逸,尤工篆隸飛白,還大膽創(chuàng)新,以飛白書體入印,被譽為浙派篆刻的“負弩前驅”。他的白文印在方折基礎上極盡移讓騰挪之能事,刀法樸實無華而入木三分,在空靈變化方面更勝一籌,水到渠成,自然生韻。他刻的壽山石朱文“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印,為其代表作。印款字體具有生辣氣息,刀法爽捷。全印渾然有致,靜逸中有脫俗之氣。他還擅長篆、隸、行、楷書,工畫蘭竹,兼善山水、人物、花卉,皆翛然越俗,別有意趣。還著有《飛白書》、《石鼓文考釋》、《芑堂印存》,創(chuàng)作了《續(xù)鴛鴦湖棹歌》等詩歌佳作。
張燕昌一生淡泊明志,剛正不阿,體現(xiàn)了古代文人的風骨。他對仕途功名看得很淡泊,而對金石篆刻,卻似渴驥奔泉,鍥而不舍。這種精神,為人敬佩。他生活在清代乾、嘉時期。清朝統(tǒng)治者多次興起文字獄,壓制反清思想。在研究現(xiàn)實社會問題不可能的情況下,一些文人轉向考據(jù)學(主要是從文字音韻、名物訓詁、??陛嬢W等方面從事于經(jīng)書古義的考證),逐漸形成一種脫離社會現(xiàn)實的學風。乾嘉時期,此風更盛。張燕昌受到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也只能“力學好古,尤嗜金石”。
編輯:付裕
關鍵詞:張燕昌 篆刻 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