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碳市場交易體系構建進入沖刺期 一攬子政策將落地
碳配額分配開始,一攬子政策將落地,第三方核查機構評估也將陸續(xù)展開。
隨著2017年全面啟動全國碳市場漸行漸近,交易體系的構建進入沖刺期,一攬子政策和動作即將落地?!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吡私獾剑珖寂欧艡嘟灰坠芾項l例和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等系列法規(guī)政策出臺在即,碳配額分配工作也已經開始,下一步將啟動配額注冊登記系統(tǒng)和開展第三方核查機構評估。
2013年,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七省市開展了碳交易試點,目前廣東市場體量最大。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24日,全國一、二級市場累計成交配額12453.02萬噸,成交金額達32.3億元;累計成交CCER(中國核證減排量)7136.72萬噸。
這對全國100億噸以上級別的碳排放量而言,顯然是不夠的。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大會召開前,中國明確提出計劃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第一階段將涵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等重點排放企業(yè),門檻在年標煤消耗量1萬噸以上。據透露,新能源汽車的配額也將被納入碳市場的管理。
其中,配額如何分配,將直接影響企業(yè)自身的經營成本和參與碳市場的積極性,成為各參與方關注的焦點。國家發(fā)改委應對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表示,已經出臺的《碳排放權交易暫行管理辦法》明確了全國碳市場兩級管理體制,也就是中央層面確定排放總量和配額分配方法,省一級層面管具體分配、履約監(jiān)管,保有部分配額支配權。
全國碳排放交易配額分配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批復在即,目前配額免費分配將采用基準線和歷史的強度下降法兩種方法,以前者為主。
而這只是第一步。參與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建設的相關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上述方案只是規(guī)定了基本原則,并不涉及排放量的具體數值。在企業(yè)歷史排放數據搜集整理、第三方機構核查等前期工作之后,相關部門已啟動了碳配額分配的具體工作,即根據同一類企業(yè)的排放限值和國家的減排期限來確定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行業(yè)基準值,也被稱為基準線,企業(yè)據此來確定自己的排放量,這將是一個時段性的工作?;鶞手低ǔTO置在代表行業(yè)先進水平的一端,達到此排放水平的企業(yè)可以獲得足夠的配額,否則會面臨配額不足的壓力,借此引導企業(yè)降低碳排放強度。
據了解,按照要求,目前石化聯合會等相關行業(yè)協會和大型央企都已完成行業(yè)重點產品碳排放基準值指定研究報告,并上報有關部門。相關企業(yè)也開展了碳排放家底盤查、能力建設等全國碳市場應對工作。
“大部分企業(yè)能源統(tǒng)計數據還可以,但是比較缺乏實測數據,碳排放核算會有比較大的誤差。現在是鼓勵有能力的大企業(yè)提供碳排放的實測數據,而對于沒有相關能力的小企業(yè),則建議采用國家發(fā)改委公布的標準去估算?!北本├砉ご髮W能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科表示,企業(yè)現在比較關心后續(xù)國家會不會強制要求必須由第三方碳核查機構出具碳排放報告,這樣將增加成本。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國有將近300家第三方為碳市場企業(yè)提供核查服務,由各省獨立招標。上述業(yè)內人士透露,控排企業(yè)如不配合第三方機構核查,排放值按照當地行業(yè)最高標準計算,且將按期分配并須按要求履約。
蔣兆理表示,下一步將對第三方核查機構的內部管理、能力資質和人員等展開全面系統(tǒng)的評估和備案,預計有一部分核查機構將被淘汰,以確保全國碳市場啟動時,第三方核查機構都是符合條件且有能力的。
同時,未來全國將保留7至8家國家級交易機構,承擔全國統(tǒng)一市場的交易服務任務。各交易機構在交易規(guī)則、交易模式、管理要求等方面完全一致,企業(yè)可選擇任何一家交易機構。而且,中央正積極籌備配額注冊登記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將由地方代管。
此外,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中的政策法規(guī)也在不斷完善。近日財政部草擬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有關會計處理暫行規(guī)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11月18日,目前各方爭議較大的一個問題是重點排放企業(yè)對從政府無償分配取得的碳排放權配額是否需要進行賬務處理。而作為碳市場“根本大法”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也被國務院法制辦列入優(yōu)先立法的計劃,有望盡快出臺。
目前,國內各試點的碳價約15元至30元/噸。國家發(fā)改委初步估計,從長期來看,300元/噸的碳價是真正能夠發(fā)揮低碳綠色引導作用的價格標準。如果以當前七個試點地區(qū)的碳價平均標準來測算,全國碳市場現貨交易規(guī)??赡軙_到12億元到80億元。如果考慮碳期貨進入碳市場,規(guī)模將放大到600億元到4000億元。不過,多位業(yè)內人士坦言,明后兩年更多是以機制建設為主,讓全國市場運轉起來,真正獲益還有待時日。
編輯:梁霄
關鍵詞:排放 市場 交易 配額 政策 聯合國 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