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第一次來中國,成都到南京花了4天
1985年,南京與加拿大安大略省結為友好省,各領域開始了交流。兩年后,當時是多倫多大學耳鼻喉科系主任的Peter Alberti第一次來到中國,從成都到南京,飛機、輪船、火車,各種交通工具輪換著,花了整整四天的時間。上海到南京,坐火車就要4個小時。那時候,南京給Peter Alberti的印象是灰暗的。除了金陵飯店,到處都是低矮的房屋,街道狹窄破舊,但中華門附近一排排白墻灰頂?shù)拿窬铀尸F(xiàn)出的南京特色與厚重的歷史感,卻讓Peter Alberti喜歡上了這個城市。
之后的近30年,Peter Alberti15次造訪中國,有9次都到了南京。每一次他都要帶著相機記錄南京,“這個城市原來縮得很緊,但現(xiàn)在像花一樣開放了。”Peter Alberti說。
愛拍變遷中的建筑,也會細拍一棵樹
“南京現(xiàn)在有多少條地鐵線了?”對于南京的“近況”,這是Peter Alberti第一個想了解的問題。南京的奧體新城,也是他這次“街拍”的重點。
2005年,Peter Alberti第四次來到南京,那一次他在南京生活了兩個月。工作在省人民醫(yī)院,住在珠江路附近,時常去玄武湖散散步,兩個月里,他像個南京人那樣過日子。南京的奧體中心就是在那一年建成,地鐵也在同一年開通,他是這兩件大事的見證者。背景已經(jīng)是高樓的建筑工地、等待拆遷重建的小破屋,他的不少照片都在展示著那時的“南京速度”,下一次來南京,同樣的地點可能已經(jīng)變了樣。
偶爾也會有熟悉的味道,比如街角一棵不起眼的樹,Peter Alberti路過也要舉起相機拍下來,只因為上次來時也給這棵樹留了個影,這次來又長高了不少。他對南京的細致觀察不輸于久居此城的當?shù)厝恕?/p>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