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初期,隆子縣政府撥款42萬元,從山外運來水泥、鐵皮等建筑材料,蓋起了鄉(xiāng)政府、衛(wèi)生院和民房。2.5千瓦水電站和衛(wèi)星電視地面接收站的建成,使桑吉曲巴一家有了照明電,并看上了電視。
圖為玉麥鄉(xiāng)的升國旗儀式。
20世紀90年代初期,隆子縣政府撥款42萬元,從山外運來水泥、鐵皮等建筑材料,蓋起了鄉(xiāng)政府、衛(wèi)生院和民房。2.5千瓦水電站和衛(wèi)星電視地面接收站的建成,使桑吉曲巴一家有了照明電,并看上了電視。
圖為玉麥鄉(xiāng)的升國旗儀式。
歷史上玉麥規(guī)模最大時也有20多戶300多人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隨著西藏民主改革的進行,西藏各地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地方都有了公路,生活、生產(chǎn)條件迅速改觀。玉麥鄉(xiāng)原先的住戶陸續(xù)遷出重山阻隔、交通閉塞的玉麥。
到1962年,荒草開始占領玉麥眾多廢棄的屋舍,這里只剩下包括桑吉曲巴在內的3戶牧民。雖來自印度洋的季風每年都給這里送來充沛的雨水,但玉麥看似肥沃的土地卻怎么也長不了莊稼,糧食必須要從山外運進。當時,玉麥離最近的公路都有40多公里,而通往公路的羊腸山道上,玉麥人每運一次糧食都要穿越一片沼澤遍地的原始森林、翻越海拔5001米的日拉雪山,再走過一個陡峭的山谷。更讓人難受的是,每年11月過后,大雪封山,要到來年的5月積雪才能融化,而這之間的近半年時間玉麥都與世隔絕。
1962年后,一批批的人來過玉麥,但都忍受不了大雪封山后的寂靜,又一批批地遷出去了。1983年,政府考慮到這些困難,將玉麥剩下的3戶人家搬到山外條件較好的曲松鄉(xiāng)。但在曲松只住了一個冬天,桑吉曲巴又帶著家人回到玉麥。
編輯:楊嵐
關鍵詞:中國人口最少鄉(xiāng)僅32人 人口最少鄉(xiāng)僅32人 中國人口最少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