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從性侵受害者到防性侵講師:一半是陰影 一半是陽光
在郝靜眼里,這邏輯幼稚得可笑,壞人又不會把特征寫在臉上。曾經性侵她的鄰居叔叔就是社區(qū)里公認的“好男人”,不喝酒,不罵人,經常從菜市場提點菜回家做飯,見誰臉上都掛著笑。
這個男人可怕的陰暗面只在單獨面對郝靜時展現。在被性侵的那3年里,郝靜放學后為了躲避他,趴過自家菜園子,也躲進過玉米地和小樹林。可叔叔經常能找到她,面帶微笑地把她帶回屋子里,或者就在外面施暴。平日出現在郝靜父母面前,這個男人又是很自然的模樣。
反轉也很快發(fā)生在當晚的飯局上。領導高談闊論的間隙,郝靜的手機響了,白天上課的一名小女孩打來電話,“老師,我的舅舅總喜歡摸我怎么辦?。俊本o接而來的是第二、第三個電話,“我爸爸喜歡看我換衣服可以嗎?”“我都這么大了,爸爸還摸我的隱私部位?!焙蚂o一邊回答著問題,一邊瞪著身旁的領導。
知道電話的內容,領導擦擦汗,清了清嗓子,對郝靜說,“咱們準備一個周,然后全縣推廣這門課?!?/p>
做了3年女童保護,郝靜對自我的芥蒂已經消磨了很多:找到了真心相愛的人并結婚,能拉手、親昵,相擁入睡了。但直到去年年底,沖突還是會在兩人間頻繁爆發(fā):郝靜會時不時突然陷入對丈夫的懷疑,如果對方恰好沒接到電話或短信,她就會陷入絕望,覺得已經遭到背叛。丈夫偶爾買了水果、花,郝靜會惶恐,第一反應是“做了什么對不起我的事”。
今年2月16日,她轉發(fā)了一條“那些被性侵的女孩,最后都怎么樣了?”的文章,配的評論是,“恐怕很難走出陰影”。
對于兒童性侵害,毫無疑問,預防是最好的辦法。像郝靜這樣的受害者,“即使極度幸運能走出來”,兩種力量的搏斗也仍舊久遠地蔓延在血液里。
與記者見面那天,當記者主動為她拉開咖啡廳的門時,郝靜遲疑了很久,然后側著身,縮起來,飛快閃了過去。
她說自己無論在哪里,都喜歡走在人群最后。當有男人在自己身后時,“整顆心都會縮起來”,總怕對方會像當年鄰居的叔叔一樣,突然從背后抱住自己。這個習慣已經改不過來了。
編輯:梁霄
關鍵詞:性侵 講師 陰影 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