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一曲《梁?!穫鬟f中國聲音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訪談
編者按:
近日,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遠赴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首次亮相阿布扎比藝術節(jié),在阿聯(lián)酋酋長皇宮禮堂為當?shù)赜^眾帶來了兩場音樂會。音樂會上,著名小提琴藝術家呂思清與樂團共同演奏了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罚尞?shù)赜^眾體驗了中國文化與中國音樂藝術之美。此次造訪是國家大劇院與阿布扎比藝術節(jié)兩大藝術機構首次合作,也是呂思清作為音樂家第一次在這里演出。呂思清作為世界知名小提琴藝術家,一直努力將中國音樂帶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他將民樂經(jīng)典《梁?!穾У搅私?0個國家演出,他在中外音樂交流方面,也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為此本報專訪了呂思清,請他結合自己的藝術經(jīng)歷談談中國音樂走出去等問題。
阿布扎比當?shù)貢r間3月25日晚八點,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由指揮家張藝執(zhí)棒,小提琴家呂思清亮相阿布扎比藝術節(jié)。
《梁?!纷钪匾氖撬闹袊幕庾x
問:呂先生,您好!祝賀您此次隨國家大劇院赴阿布扎比演出成功,并為當?shù)赜^眾帶去了《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您作為世界知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聽說在近年來的中外演出交流中,演奏最多的曲目就是這首曲子,您是否統(tǒng)計過總共演奏過多少次《梁祝》?又為何如此鐘情于《梁祝》?
呂思清:這是我第一次把《梁?!穾У桨⒉荚?。演出之前,還接受了來自當?shù)孛襟w的跨洋采訪,可見當?shù)貙τ谖覀兇舜窝莩龅闹匾曇约皩τ凇读鹤!返臒崆衅诖?/p>
問我演奏過多少次《梁?!?,記不大清楚了,但是四五百次總是有的,并把這個曲目帶到了世界上將近20個國家。為何如此鐘情于《梁?!??我想,首先,《梁祝》是中國最令世界所熟知的曲目之一,也是中國觀眾最為喜愛的曲目之一。其次,《梁?!分v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是無論任何民族、國家的人都共同擁有的情感,這種情感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從文化的角度來解讀《梁祝》。無論是它的聲音、旋律還是故事本身,都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所追求的一種獨特的詩意之美。它講述的是中國故事,很多人認為這也是一個世界故事。所以我過去在其他國家演出時,會先給當?shù)赜^眾講解《梁祝》的故事內(nèi)容。有一段時間,我覺得這似乎有些麻煩,就簡而言之這是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但是后來,我改變了這種觀念,我認為向外國人仔細講述一遍《梁祝》的故事內(nèi)容,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個故事里的抗爭、阻力、沖突與《羅密歐和朱麗葉》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這個愛情故事里的阻力是整個封建勢力,抗爭的是當時的整個封建社會,在這一點上,我們一定要強調。我們因對愛情和自由的向往,而有了“化蝶”這一部分詩意而浪漫的想象。這體現(xiàn)著中國人對于美,有著更高層次的追求。這就如古希臘的戲劇當中認為悲劇是最為崇高的,悲劇帶來的震撼也是更為深刻的,其道理是一樣的。所以我希望通過這首《梁?!罚v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我愿意成為傳播《梁?!返囊魳肥拐?。
中國文化對我的影響是根本性的
問:您從少年時期就曾遠赴國外接受小提琴藝術教育,后來回國繼續(xù)學習,并在中西方進行頻繁的藝術交流。可以說,中西方文化共同滋養(yǎng)了您對于音樂的體悟和認識,能否談談在這其中,中西方文化對您在音樂和人生方面的不同影響?
呂思清:我童年時期在中國學習小提琴演奏,11歲開始,又先后赴英國、美國專門學習小提琴演奏。有研究說,一個人在14歲以前所接受的語言教育,會形成與母語同樣地位的影響。所以在我14歲回到中國到中央音樂學院學習的時候,大家發(fā)現(xiàn)我的言行舉止比較西化。比如和同學聊天,他們感覺我說話的聲音比較低,有時幾乎聽不見我說話。男女同學一起走路,我會比較紳士地去為女同學開門,這些歐洲文化當中很好的一部分,都成為我的一種習慣延續(xù)至今。
在藝術方面,比如我在出國之前,曾只專注自己演奏的聲部、旋律,并未關注伴奏、樂隊在做什么。但有一次,在美國阿斯本音樂節(jié)上,我注意到我在國外學習時的師哥在看伴奏的旋律,研究所有的聲部在一起時,如何讓自己的旋律更好地融入整部作品,并使之塑造得更為鮮活、富有生命力,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在此之后,我也會研究、關注整部音樂作品的旋律。
我在國外學習時,學校也不只是教我們演奏本身,而是要求我們了解音樂史、音樂理論,同時,還學習不同的藝術門類,比如雕塑、繪畫、舞蹈等,以全面提高藝術素養(yǎng)。這些年我在國內(nèi)一直致力于青少年音樂教育,我發(fā)現(xiàn)國內(nèi)還是更重視樂譜的音符演奏部分,不太重視通過學習音樂史和音樂理論來打開演奏者內(nèi)心對于音樂的認識。我覺得,這一點恐怕是西方音樂教學之中很值得我們學習與完善的地方。因為全面了解音樂的歷史和知識,會讓你更樂于去學習音樂的技術,而不是先學習技術,再去學習音樂情感的表現(xiàn)。
作為中國人,中國文化對我的影響勢必是根本性的,是根底上的支撐。在中國文化當中有很多傳統(tǒng)美德,比如吃苦耐勞、不怕困難、持之以恒等等,深深地植根于中國人的基因當中。在海外,那些取得杰出成績的華人,無不是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他們?nèi)绻朐诒镜厝苏加邢喈攦?yōu)勢的領域當中取得成就,甚至超過他們,是非常艱辛的。在這其中,中國傳統(tǒng)美德中的堅韌、刻苦、勇于拼搏等精神,一定會在根本上影響自己。
另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影響著我們對音樂的認知理解與情感表達,比如文學傳統(tǒng)、古典詩詞等。中國文化當中追求寫意的、委婉的、情感細膩的部分影響著我。傅聰先生在彈奏肖邦曲目的時候,他的父親傅雷曾讓他讀中國的唐詩宋詞,因為傅雷認為,唐詩宋詞的詩意之美,有助于讓他對音樂產(chǎn)生共鳴。
如何傳播中國音樂的“聲音”
問:中國音樂文化歷史悠久,我們?nèi)绾胃玫貍鞑ブ袊魳返摹奥曇簟保鰪娮约旱奈幕孕牛?/p>
呂思清:在海外,我們?yōu)樽约荷頌槿A人而驕傲,因為我們有幾千年悠久輝煌的文明歷史。我們的國家現(xiàn)在越來越強盛,這在很多方面都已體現(xiàn)出來,包括音樂家在國際樂壇上受到矚目,讓世界看到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和魅力所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應該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傳承,我覺得,首先要注重正能量文化的傳播。對于真善美的作品,對于能夠凸顯中國文化當中獨特美學追求的作品,應該不遺余力地多加宣傳,比如京劇、民族民間藝術等。
我們經(jīng)常說,語言窮盡之處,音樂才開始。音樂有它獨特的優(yōu)勢,它是能夠超越語言而傳遞內(nèi)心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更容易講好故事,更容易打動人心,更容易激發(fā)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音樂是全人類、全世界共通的情感,所以用音樂來做文化傳播非常重要。
“似曾相識”,在文化傳播當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多年以前,我在國外演奏中國作曲家馬思聰?shù)摹端监l(xiāng)曲》,一位國外觀眾跑到后臺對我說,這首曲子自己沒有聽過,但是從中體味到他們的民族元素,感覺到一種熟悉的情感。我在演奏《梁?!返倪^程中,也曾發(fā)現(xiàn)不只是與我們毗鄰的亞洲國家觀眾對這首曲子容易產(chǎn)生共鳴,歐美等國家的觀眾也曾有類似的表述。所以文化傳播“熟悉”是很重要的,它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如果能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受到這種似曾相識,非常有利于你的文化傳播。
在音樂界,有一種理論叫“旋律至上”,我覺得《梁?!返某晒σ苍谟诖?。我在和譚盾、葉小鋼等音樂家在一起討論的時候,經(jīng)常談到這個問題。中國音樂要真正地騰飛,為世界所熟知、認可,進而達到影響世界的水準,這并不只是演奏家的責任。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好的音樂作品。所有的音樂強國,都有它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和作品,德國有貝多芬,俄羅斯有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維奇……
今天,我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文化,我在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有自己的擔憂。比如今后十年,我還只是帶著《梁?!愤@一首曲目到世界各地去演出嗎?我希望能夠把更多更好的中國作品帶到全世界。而就從《梁祝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音樂本身而言,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打滿分的。它是在1959年由何占豪、陳鋼兩位作曲家作曲的,那時候,中國西洋音樂部分還是很薄弱的,所以它也有自己的歷史局限性。做好音樂傳播,最根本的還在于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的誕生。如何出好作品?涉及的問題很多,比如全民音樂素質的提高、音樂教育的普及、音樂類全日制院校的增加、音樂市場的成熟度等,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問:從具體音樂教育上看,國外有哪些經(jīng)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呂思清:國內(nèi)的音樂教育,更專注于如何提升學生的演奏水平,比如如何使學生的演奏功底更加扎實,達到更高的狀態(tài),取得更好的成績等,但是對于演奏以外的部分,老師很少有過多的交流和講述。國外的老師除了教授音樂演奏之外,對于整個音樂行業(yè)甚至你的生活等各方面都會提出建議,教你如何成為一名音樂家。比如如何與同行打交道?如何處理好與指揮、經(jīng)紀人的關系?如何尋找經(jīng)紀人?音樂人是如何運作的?如何挑選曲目?甚至包括作為一個藝術家,如何提升你的人格魅力和你的情商?像以前我認為選擇曲目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我的老師告訴我,這其中是很有技巧的。一場音樂會很長,在不同的地方,觀眾需要什么樣的情緒感染?怎么讓觀眾聽著舒服?都要講求細節(jié)。再比如我原來是戴眼鏡的,到美國之后,我的老師告訴我,我應該把眼鏡摘了,因為一個音樂家的外在形象也是很重要的。
路還很長
但是有理由樹立文化自信
問:我們今天的音樂發(fā)展還有哪些困難和阻力?您有怎樣的建議?
呂思清:首先,音樂本身的創(chuàng)新是很重要的,不能故步自封。社會在進步,大家對于一個事物的理解和追求也產(chǎn)生了很多變化。古典音樂是很多年前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不同的樂團可以通過不同的演繹方式,使之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不要讓古典音樂慢慢被埋沒了。國家大劇院這些年推出的歌劇,無論是《茶花女》《卡門》還是《圖蘭朵》等,他們本身都是很老的劇目,但是我們用新的視角詮釋它、表達它,包括在燈光、舞美等各方面都進行了新的審視,而不是重復演出。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資源非常豐厚,王洛賓先生就曾把我們民間流傳很久的民族音樂素材進行了再提煉、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動人旋律,所以善于挖掘、升華、創(chuàng)新可以使古老的音樂煥發(fā)新生,具有更高的品質。
音樂市場的開拓,也不能陳舊。比如一個音樂季的設計,你要推出什么樣的作品,吸引什么樣的觀眾,無論是感官上的、聽覺上的,還是思想上的,都要有所創(chuàng)新。這些年我們的音樂市場發(fā)展取得很多成績,尤其是硬件建設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去年在保利院線做了一次很長時間的巡演,差不多去了40多個地方,看到中國各個省市的硬件建設都有很大的發(fā)展。硬件設施很重要,有了這些基礎設施,你才有基礎邀請好的藝術家和劇目來演出。另外,音樂的普及和教育也在逐步提升,具體表現(xiàn)在我們琴童數(shù)量的增加。近年來,我辦了不少大師班,感受到國人對于古典音樂的熱情。同時,也看到國際一流的團體劇目來中國演出的質量有比較明顯的提升。不過,目前中國音樂市場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整體上的組織策劃還是比較混亂的。因為我們的市場和觀眾還是初級的,很多時候還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不是所有從事音樂演出行業(yè)的公司、團體都有正確的理念。我們要逐步實現(xiàn)規(guī)范化,一方面要提高從業(yè)人員的音樂知識和職業(yè)道德水準;另一方面,還要努力提高大眾對音樂的審美水平。
雖然困難很多,路還很漫長,但是我相信,我們的民族音樂有這樣豐厚的資源和遺產(chǎn),我們的文化有這樣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積極發(fā)掘、勇于創(chuàng)新、逐步提高,我們有理由樹立自己的文化自信,也能夠在世界音樂領域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呂思清 《梁?!?#32;傳遞中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