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我”在吳哥古跡修文物:承擔核心王宮遺址修復
承擔吳哥核心王宮遺址修復
世界諸國合力保護吳哥古跡數十年,仍有一個秘境無人觸及——王宮遺址。
各國工作隊此前的保護修復以寺廟為主,屬于吳哥王朝的宗教斷面。而王宮遺址反映的是王朝的生活斷面,從未被深入地進行價值挖掘。
2018年1月,中柬簽署協(xié)議,王宮遺址被正式交給中國工作隊進行考古、修復、研究與展示。
“王宮遺址是吳哥文明的核心、都城的心臟,相當于紫禁城的地位,足見對中國的信任。”吳哥古跡中國工作隊考古負責人王元林說。
擺在眼前的不僅是一份信任,也是保護吳哥古跡25年來,中國工作隊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挑戰(zhàn)。
難度在于對王宮的了解近乎空白,當他們再次去“求助”周達觀時,發(fā)現他也沒有進入過王宮。
周達觀的記述中,離王宮最近的表述,不過是“其正室之瓦以鉛為之”“屋頗壯觀”“柱甚巨”“金窗”等外在描述。為何沒有進入王宮內部?他解釋:“防禁甚嚴,不可得而見也?!?/p>
后代學者據此推測,周達觀當時僅涉足外廷,朝覲時,國王不離禁宮,隔著金窗與使者相見。外人是決不允許進入禁宮內部的。
唯一的史書也沒有詳細記載,眼前的工作沒有任何史料參考,連王宮的布局都不清楚。中國工作隊首先要對王宮進行全面考古,弄清圍墻、塔門、空中宮殿、水池等的狀況。另外,據此前的考古結論,王宮不是一次建成的,而是建立在早期建筑的基礎上,這也需要考古挖掘來證實。
王宮遺址修復項目預計將在年內啟動,歷時漫長的11年。但在古建修復領域,這并不算太長,比如故宮修繕一座乾隆花園,前后將歷時近20年。
修文物是一個在廢墟上重現歷史、在斷壁殘垣中精雕細琢的過程。吳哥古跡每一次先于大規(guī)模修復工程之前的,總是安安靜靜的考古發(fā)掘。
中國工作隊考古負責人王元林是吳哥古跡保護合作項目的元老。在茶膠寺正式動工修復前,王元林與同事先做了5年的考古發(fā)掘,基本弄清建筑、壕溝、道路等狀況,填補了對茶膠寺認識的很多空白。
此前的研究結果認為,茶膠寺是未完成的寺廟,但依據并不充分。中國工作隊首次發(fā)掘證實,其東神道南北方向共有13層臺階,壕溝則有16層,糾正了資料的不足,證明茶膠寺的原本設計應該比現狀更加宏偉。
考古還對茶膠寺的一些細節(jié)有了新的認識,例如壕溝堆積方式、防滲防水處理技術,都是在吳哥古跡中的首次發(fā)現。在斷代方面,出土的瓷器、陶器等文物經鑒定,分布在11世紀至15世紀之間,實證了茶膠寺被廢棄于15世紀左右。
2018年是吳哥古跡保護國際行動25周年,當年12月,柬方政府向為保護吳哥古跡作出突出貢獻的各國代表頒發(fā)勛章。因為在吳哥古跡考古中做出的貢獻,王元林獲柬埔寨王國騎士勛章,同獲勛章的還有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許言和顧軍。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吳哥古跡 修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