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人物對話 人物對話
要脫貧 就得干
□河南報業(yè)全媒體記者 張鈞彥 閆文瑞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痹谏糖鹗袑幜昕h陳克常村,這里的村民正用行動踐行著這句老話。
“養(yǎng)豬先鋒”鄭華春:就是干
鄭華春是村里的養(yǎng)殖大戶,夫妻倆從2008年開始養(yǎng)豬。去年下半年開始,生豬市場行情大好,年底豬一出欄鄭華春就進賬100多萬元。目前,豬圈里還存欄有300多頭,價值200多萬元。
5月29日,談起自家的致富經(jīng),鄭華春的歸納“簡單粗暴”——就是干。
這仨字如何理解?鄭華春說:“要看付出,不能只看收入?!?/p>
鄰居鄭允鋒眼中的鄭華春是個實干家。靠著實干,鄭華春從過去的“養(yǎng)豬小白”變成了如今的“養(yǎng)豬先鋒”。
“我的養(yǎng)殖技術還是鄰居教的。最開始,豬感冒了,我連打針都不會,可現(xiàn)在,給豬配種、看病這些技術活兒樣樣拿得起?!编嵢A春回憶,“一年中,我們夫妻倆每天睡眠時間很少超過5個小時。以前沒有產(chǎn)床,母豬產(chǎn)仔時,為防止母豬把小豬壓死,自己就和豬一起睡到豬圈里?!?/p>
“要想脫貧致富,就得一點點干出來!”鄭華春感慨。
貨車司機鄭允鋒:不僅“干”,還要“變”
相比鄭華春,41歲的鄭允鋒的致富經(jīng)不僅在“干”,還在于“變”。
鄭允鋒小時候家里條件差,第一份工作是在寧陵縣的一家飯店當廚師,一個月掙400多元錢。這種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tài),隨著鄭允鋒成家、生子而結束。
“不能讓孩子重復自己的人生?!编嵲输h選擇了“變”,那一年是2000年。
做農(nóng)用車小生意、搞養(yǎng)殖……各樣折騰了個遍,鄭允鋒都沒掙到錢。2008年,他跟著同村人到廣州跑出租車,頭腦靈活的他發(fā)現(xiàn)了一條致富路:跑貨車。
2011年春天,鄭允鋒和侄子合伙以40多萬元的價格買下了一輛半掛車,每個月能掙兩三萬元,不到4年時間,自己就又買下了一輛半掛車。
在他的帶領下,現(xiàn)在陳克常村已經(jīng)有8臺半掛車,還組建了自己的車隊。
第一書記馬敏:內(nèi)力為主,外力為輔
和鄭華春、鄭允鋒一樣,陳克常村的致富大戶都有著相同的底色——勤勞。駐村3年的該村第一書記馬敏對此感觸頗深:“要想實實在在脫貧,項目帶動是外力,勤勞實干是內(nèi)力?!?/p>
“扶貧必先扶志?!背税l(fā)揮致富典型人物的帶動作用,破除部分村民習慣于“等、靠、要”的思維,馬敏還聯(lián)合村“兩委”將村里的坑塘、洼地整成平地,建成廠房。2017年8月,占地80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拔地而起,吸引了主營“烤面筋”以及“網(wǎng)紅小面筋”的萬壽齋食品有限公司入駐。
扶貧車間“家門口務工”和“自由打卡”的上班模式,深受村民歡迎,兩年多來,直接帶動村里36戶貧困戶脫貧。
“早上3點多就起來做面筋了,俺農(nóng)村人干活不惜力?!被加行郝楸园Y的陳景行對記者說,“這些小面筋讓俺這個殘疾人的日子有了奔頭。雖然政府給俺們殘疾人兜底了,但靠自己掙錢讓俺活得更有底氣。”
采訪手記
“有力黃金土,無力荒草坪”。像陳克常村一樣資源匱乏的村莊千千萬,像鄭華春、鄭允鋒一樣的致富先鋒在每個村莊都會涌現(xiàn),他們有著相同的特點——勤勞實干。
跑在“先富”的快車道,是因為他們清醒的認識,靠別人,只能解一時之困,救眼前之急,歸根結底還得靠自己的雙手去奮斗,靠堅強斗志和毅力,才能真正脫貧致富。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懶。等,等不來真正的富裕;要,要不來長久的幸福;靠,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讓群眾改變等、靠、要的觀念,脫貧攻堅才會天地寬。
鄉(xiāng)村名片
陳克常村位于商丘市寧陵縣城郊鄉(xiāng)東南部,轄5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253畝。全村共有445戶,總人口1776人,屬城郊鄉(xiāng)5個貧困村之一,于2015年脫貧。
村里資源匱乏,主要以傳統(tǒng)種植、養(yǎng)殖、廚柜加工為主。群眾增收困難,村集體經(jīng)濟薄弱,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0戶392人,其中已脫貧129戶388人,未脫貧1戶4人。
2017年,該村投資44萬元建成了扶貧車間,吸引萬壽齋食品有限公司入駐,每年租賃費2.5萬元;投資206萬元建成了光伏電站,集體經(jīng)濟有了收益,群眾生活越來越好。
關鍵詞:要脫貧 就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