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觀察 精準觀察
公益崗適度設置,才是“扶真貧”
就業(yè)扶貧信息員、體溫測量員、飲水安全管護員……在短期突擊式脫貧、圖簡便省事等心理作用下,一些地方開發(fā)出遠超需求、五花八門的扶貧公益崗。在西部某深度貧困縣,一貧困村竟設有扶貧公益崗位101個。
扶貧公益崗位專門為貧困勞動者而設,脫貧不離家、崗位送上門,讓其成為“工薪族”,可以說是在為貧困勞動者量身定制幸福。但某些地方在執(zhí)行中卻偏了軌道變了味,不僅沒有達到政策初衷,還出現分發(fā)指標、潛規(guī)則等現象。適度設崗,才能讓其真正發(fā)揮作用。像一個村有101個扶貧公益崗,就是過度設置,有可能會加重財政負擔,增加基層治理成本,甚至助長“等靠要”風氣,讓貧困戶產生依賴思想。因此,必須對“過多的扶貧公益崗位”亮劍。要以事業(yè)需要為準則,同時強化崗位考核,讓其發(fā)揮應有作用。無論是幫扶單位,還是扶貧干部,都應保持冷靜頭腦,切不可有“抄近路”的思想。只有回歸政策初衷,把好關口,加強監(jiān)管和治理,才能讓“精準扶貧”更加精準有效,成為扶真貧。
(原載于河北新聞網 作者:云玉 摘編:郝悅)
關鍵詞:公益崗適度設置,才是“扶真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