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安國未忘頌紅妝
——全國政協(xié)委員、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建國談京劇《安國夫人》的創(chuàng)作及其他
新劇對流派和程式的創(chuàng)新
問:您在這部戲里飾演丞相朱勝非,聽說您每次上場,唱念做打都有細微變化。對這個角色的再創(chuàng)作您是怎樣思考的?您的表演還融合了哪些流派的特點?
答:塑造人物,最重要的是你演得像不像。我們是利用程式、借鑒流派來塑造人物,而不是照搬流派。這個利用和借鑒,就是在“消化”之后再創(chuàng)造出來的。塑造一個新的人物形象,不能讓人一眼就看出你演的是過去的某個角色。你聽《大漠蘇武》,去找痕跡,像哪個流派?可能都“像”,但是又不能真的“像”。
問:您的“像”與“不像”聽起來很微妙,您說的是流派傳承的問題吧?
答:流派傳承,是一個很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京劇藝術靠流派傳承,學習流派這是必需的。這就像學寫字,你是學二王,是學顏真卿還是柳公權?因為他們之間有細微的差別。但是一個流派學習到一定程度時,你還要去學其他流派的優(yōu)長。因為一個流派畢竟是單一的,只有把其他流派的優(yōu)長借鑒過來,你的藝術才能更加豐富。歷史上四大徽班進京后,就是不斷地從其他地方戲中去汲取營養(yǎng),最后才成了今天的京劇。同時,我們心里也要清楚,流派的很多特點是因為缺點而形成的,連毛病都學,那是要不得的,要能分辨好與壞。
問:您是奚派傳人,奚嘯伯先生也是吸收了很多流派的特點,才形成了奚派后來的風格。
答:對。奚先生最初學的是言菊朋,也就是譚派。因為那時候言先生還沒有形成言派,言學的是譚派,就是我們說的“老譚”。后來奚先生得到了余叔巖先生的青睞,當時奚先生得個外號叫“小小余叔巖”,所以如果用最簡單的話來評價奚先生的唱腔,就叫“言腔余唱”。奚先生在豐富自己的過程中,又學習了馬連良,甚至還借鑒了四大名旦中程派的藝術風格,這樣才形成了奚派委婉細膩、清新雅致的藝術風格。
問:您個人是如何傳承奚派藝術的?
答:我個人傳承奚派,那是要讓觀眾一聽,就明白這是學到了奚派的精髓,學得精道、地道、神似。但是我也有個人愛好,其他的流派我也喜歡。所以我還學習了余派,后來又學譚、楊、馬。在表演上,我學習馬連良的瀟灑飄逸;在塑造人物上,我還學習了周信芳的真實,他注重情感的表達與宣泄。所以,我后來飾演的角色,你很難說那究竟是誰的戲,只能說借鑒了哪一派的藝術風格。我在這出戲里演丞相朱勝非,這個丞相,他不是《龍鳳呈祥》的喬國老,也不是《楊門女將》里的寇準??赡馨缦嗖畈欢?,但是從形體到內(nèi)在,都是有區(qū)別的。這個丞相,他主動讓賢,提攜愛國志士,你要琢磨這個人物的特點,有一個人物形象從內(nèi)化到外化的過程,塑造出來的人物才會有變化,才會深刻。
問:談談奚先生是如何看待京劇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
答:奚先生是個有文化的人,他出生于一個滿族正白旗家庭。但他和別的演員不同的是,他沒有入過科班。奚先生寫得一手好字,讀四書五經(jīng)。所以后來他所演的戲當中,常常自己改戲詞。他演《范進中舉》,那出戲是汪曾祺先生寫的,寫得好。范進中舉后驚瘋的一段戲文,有一句是“小河流水清悠悠”,作者想表現(xiàn)的是范進回憶兒時在鄉(xiāng)下種地的情景,詞很美,唱腔很好聽,觀眾也很喜歡。但是奚先生自己琢磨,這句唱詞和故事瓜葛不大,他就給歐陽中石先生寫信,說,你怎么看?歐陽中石先生一看這句詞,說,我覺得范進瘋了之后,說的應該是瘋瘋癲癲的內(nèi)容,是他一心所要追求的內(nèi)容。那么就改。于是才有了后來的“瓊林宴飲罷了恩賜御酒”,寫瘋了的范進幻想著怎么陪著皇上在一起玩兒。經(jīng)過不斷修改完善的《范進中舉》,成了奚嘯伯的代表作之一。
我學奚派,繼承的也是奚先生的這種精神。比如《洪羊洞》中二黃“快三眼”有一句唱詞“為此事終日里憂成疾病”,沒有“憂成疾病”這個成詞啊,我就把它改成“憂思成病”!
問:是不是說,流派也好,程式也好,老的東西不是不能動的,關鍵要看怎么動?
答:最好的藝術形象給你的感覺就是美和真,有了這兩點,那就對了。程式如何利用?要用活了!程式的最高境界,是運用在其中,而看不出痕跡。程式是什么?每個人的生活當中都有程式,你出門抬手看太陽,下雨刮風要打傘,這都是程式。但在舞臺上,必須將生活中的程式藝術化、舞臺化、戲劇化,使之達到美、純、真的藝術境界。在不斷的舞臺實踐中逐漸提煉,再把藝術生活化,而后返璞歸真。
編輯:羅韋
關鍵詞:流派 安國夫人 張建國 奚派 政協(xié)委員 政協(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