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讓法治為現(xiàn)代中國護航
——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ㄆ撸┓ㄖ涡叛雠c依法治國的關系,是法治建設中的基本命題。“法律的權(quán)威源自人民的內(nèi)心擁護和真誠信仰”,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nèi)心里。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全民守法”為重要著力點,正是力求從塑造法治信仰出發(fā),破解“國皆有法,而無使法必行之法”的困局。
《商君書·定分》記載了一則著名的“秦孝公難題”。商鞅變法之初,秦孝公提問:“法令以當時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無私,奈何?”意思是,立法之后,如何使官與民知法、懂法、守法?
這是一道法治中國需要面對的歷史性難題。“公民的法律信仰,是法律體系保持持久生命力的一個重要前提。”缺了法治信仰,沒有法治精神,再剛性的法條也難免淪為擺設。
1992年,電影《秋菊打官司》轟動一時。那個為了“討個說法”而挺著懷孕的大肚子一次次上告的農(nóng)婦,幾乎成了中國法治進程中的一個符號,象征著在這個有著數(shù)千年人治傳統(tǒng)的國家中,民眾法治意識、權(quán)利意識一次深刻覺醒。然而,法治化的過程,并不全是贊美詩,很多時候可能很痛苦。一時一事依法不難,難的是處處事事依法,難的是用法治思維去想問題、作決策,難的是用法治方式去解決問題、處理矛盾。
在一些城市的圖書館與書店中,經(jīng)常能看到這樣一幕:有人專注地盤坐在法律專架下,尋章摘句地抄寫著一些法律條文,他們手中的勞動法、物權(quán)法等小冊子,已經(jīng)在反復閱讀中卷了角。這樣的場景,折射公眾對法治的復雜心態(tài):既相信來自法律的公義,又害怕因為對具體法律知識缺乏了解而上當受騙。對于中國人,法治是一種新的倫理道德和社會秩序,也是一套相對陌生與復雜的程序規(guī)則,要以之重新規(guī)定行為模式、人際關系和生活方式,這既是偉大的變革,更是艱巨的挑戰(zhàn)。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信仰是法治的支撐。黨的十八大把法治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大要素,就是要讓它成為一種全民信仰,化為社會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只有每個人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只有讓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法治才能成為一種“國家信仰”,法治中國才有最堅強的支撐。
?。ò耍┪覀?nèi)嫱七M依法治國,要沿著什么道路往什么方向走?
幾年前,有一部電影叫《馬背上的法庭》。影片中,法官老馮用馬馱著碩大的國徽,成了云南西北部山區(qū)的“流動法庭”。中國是一個地理環(huán)境、發(fā)展水平千差萬別的“超大型國家”,這決定了法治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
馬克思曾說,“法律應當以社會為基礎,法律應該是社會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質(zhì)生產(chǎn)方式所產(chǎn)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現(xiàn)。”孟德斯鳩也說過,“為某一國人民而制定的法律,應該是非常適合于該國的人民的,所以如果一個國家的法律竟能適合于另外一個國家的話,那只是非常湊巧的事。”一個國家的法治之路,只能植根于這個國家的土壤,簡單的拿來主義只會水土不服。
著名評劇表演藝術(shù)家新鳳霞,曾經(jīng)塑造過一個深入人心的藝術(shù)形象:劉巧兒。故事的原型,來源于陜甘寧邊區(qū)一起因自由戀愛而引發(fā)的官司。當時的邊區(qū)高等法院庭長馬錫五,將群眾路線的工作方針運用于審判,就地公開審理并邀請知情群眾參加,判決合情合理,當事人無不表示服判,毛澤東也稱“馬錫五來了事情就好辦啦”。這種“審判與調(diào)解相結(jié)合”的方式說明,中國的法治建設需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法學家薩維尼說,法是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扎根于本民族傳統(tǒng)的中國法治,從一開始就洋溢著本土特色。在長期治國理政的實踐中,我們已經(jīng)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法治建設道路。這條法治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四中全會提出“五個堅持”——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jié)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fā),是我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基本經(jīng)驗,決定著我們能不能搞好法治建設、走向法治中國。
有外國學者寫道,“盡管與經(jīng)濟發(fā)達的西方國家不是一個版本的自由民主,但中國卻是實實在在地從人治向法治轉(zhuǎn)變,并且,法律在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前行,既不罔顧國情、超越階段,也不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更不全面移植、照搬照抄,才能解決當前中國法治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xiàn)蓬勃生機與旺盛活力。
?。ň牛?913年6月9日,清末修律重臣沈家本溘然長逝。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發(fā)生“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亟待制定新的法律以調(diào)整新的社會關系。然而,危世豈有良法?陷入禮法之辯、中西之惑與政治之爭,這位“法學匡時為國重”的名臣,徒留事業(yè)未竟之憾。
32年前,1982年5月的一個夜晚,著名法學家許崇德接到彭真電話,請他去討論憲法序言底稿。當晚,他以一首《玉泉山之夜》記錄下當時的情景:“燈下詞初定,紙間策已籌。憲章臨十稿,尚欲益精求。”
新世紀的2014年,251個日日夜夜的起草,習近平總書記對每一稿的審閱,三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兩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的討論,形成了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鑄造中國法治建設的里程碑。
清末修律是帝王修律,被動修律;改革開放之初是人民修律,主動修律;今天,則是站在更高層次,從治理層面謀定思路、從執(zhí)政角度謀劃未來。從“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從“以法治國”到“依法治國”再到“法治中國”,理論和實踐上的路徑,揭示了中國法治歷經(jīng)變遷的復雜歷程,也展現(xiàn)了“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的法治圖景。
今天,建設法治中國的新時代已經(jīng)開啟。一個相信“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的民族,選擇法治作為實現(xiàn)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途徑。沿著自己開創(chuàng)的道路,13億中國人民將書寫世界法治史上的嶄新篇章。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國家憲法日 依法治國 法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