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聽說過“積極怠工”嗎?這是病,得治!
近來,有媒體記者在基層采訪時發(fā)現,在一些地方的個別干部身上出現了“積極怠工”。主要表現為工作一切按部就班,不曠工,不遲到,不早退,該開會就開會,該下鄉(xiāng)就下鄉(xiāng)。但就有一條:不辦實事。所以在個別地方,表面上工作正常運轉,民生訴求卻遲遲得不到解決。
以前聽說過消極怠工,現在又冒出個“積極怠工”,這年頭,有些變化讓人無法接受。
猛然想起清代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講了一則寓言故事。一個官員在閻王面前自稱生時所到之處只飲一杯清水,以“雖無功,但總無過”自辯。閻王斥道:如果不貪就是好官,那在公堂中設一木偶,連水都不用喝,豈不更好?故事雖為虛構,道理卻很深刻?,F實中,從為官一任無所作為誤了發(fā)展,到敷衍塞責得過且過冷了人心,種種不作為現象證明,“公堂木偶”狀態(tài)危害甚大。占著位置不干事,不僅個人蹉跎歲月、一事無成,更會把政策懸在空中、把問題拖大,讓群眾失望心寒。
自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四風建設”精神深入貫徹以來,黨風政風正能量日益增強,人民群眾紛紛點贊。但是,有個別人以“要求嚴了”為借口,宣稱“干事就難免犯錯,不干事才不會違規(guī)”,抱著“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心態(tài),為官不為、當太平官的思想有所滋長。于是乎,一些人禮不收了飯不吃了,但該做的事也不做了;一些人平時做敲鐘和尚,遇事當甩手掌柜,敷衍了事。
為官不為本身就是失職瀆職的行為。當前正是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作為人民公仆,理應以身作則,帶頭遵守黨紀國法,正確行使手中權力,勇于擔當,敢于實踐,徹底摒除“明哲保身”的慵懶觀念,主動挑起深化改革和為民服務的重任。小馬飛刀以為,不管是“消極怠工”還是“積極怠工”,只要是為官不為,就必須要有病看病,對癥下藥。既要思想上重視,更要在制度約束和日常監(jiān)管中抓落實。要建立和推行黨員干部權力清單、程序清單和責任清單的行政權力運行機制,壓縮推諉扯皮空間,提升行政效能;要不斷完善政績考核和干部評價機制,鼓勵勤勉者上、慵懶者下;此外,紀檢監(jiān)察部門、效能管理部門和社會監(jiān)督之間要形成合力,對“為官不為”的典型案例及時曝光、嚴肅追責,讓“為官不為”的不良作風沒有立足之地。(小馬飛刀)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積極怠工